關于毫端的詩詞(387首)
62
《贈宣義大師英公》 宋·師頏
禪得玄機筆得精,孤云光彩甚分明。
毫端落紙堪為寶,海內無人不重名。
山約終歸雙履在,髭因涼剃一刀輕。
何妨換取群鵝了,卻與迷徒指化城。
64
《偈頌二十一首》 宋·釋堅璧
皓月當空,寒江不動。
萬里清光,曾非別共。
蚌孕珠而無從,兔懷胎而非種。
萬別千差,波騰海涌。
卷舒只在一毫端,不用渾家生奉重。
66
《偈頌十八首》 宋·釋師體
目擊泄天機,梅天散花雨。
稽首毗盧師,和南法身主。
風光遍大千,捏在毫端聚。
多劫修來是浪傳,一念不生傾肺腑。
從此兒孫遍世間,活計清虛爭檢古。
67
《答盈盈》 未知·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忪,花圍春入屠酥濃。
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六,眉試青膏鬢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69
《贈徐微中畫龍》 宋·王佐才
陰陽變化萬物從,其間至神惟真龍。
庸夫俗眼不得見,或躍或潛無定跡。
后來高士探元窟,素縑摹畫求形容。
在昔擅名能幾人,爭為妍巧夸殊力。
70
《贈徐子虛畫魚》 宋·王佐才
我嘗放意游江湖,喜從釣叟觀真魚。
有時臨溪行復坐,秋水無風魚自如。
鱗鱗鬣滑隨上下,回旋戲躍形皆殊。
兩兩相逢若對語,聚頭戢戢搖雙須。
71
《題安流亭》 宋·衛博
劍潭百尺深,中有神物蟠。
東注駢山腳,鑿鑿穿巑屼。
廣擬一葦航,聲戰兩耳寒。
異哉黃頭郎,放棹隨飛湍。
74
《歸耕亭二首》 宋·楊承祖
丹青模寫費毫端,此景居然兩寺間,半嶺松陰觀鶴憩,一泓雪影照人顏。
及時行樂恐無地,何進歸休始買山。
多謝好風吹妙語,西湖處士棹丹還。
75
《贈畫山水陳兄》 宋·曾有光
眼前畫士蠶樣密,有如陳君萬才一。
少年識高畫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
描盡江山歸指點,寒林古嶂煙云斂。
若懸瀑布飛潺湲,樵人向晚歸山巔。
76
《題高房山夜圖》 宋·張逢原
地位清高眼見寬,盡收風景入毫端。
廢宮臺榭和歌舞,隔岸江山對月看。
一水中分吳越近,層樓低接斗牛寒。
有聲畫意吟難了,更把瑤琴膝上彈。
77
《贈黃孫二處士》 宋·張及
二公高節厭喧卑,同寄蕭宮共展眉。
玉樹冰壺齊品格,野云臯鶴本追隨。
泉流指下何人賞,岳峭毫端祇自知。
綣戀賢侯美風教,故山歸去尚遲遲。
78
《朝陽巖》 宋·趙不息
朝陽山水佳,毫端意無極。
發潛十七奇,幻出不盈尺。
因續漫浪銘,更寫浯溪宅。
俱作畫圖看,靜對天齊石。
* 關于毫端的詩詞 描寫毫端的詩詞 帶有毫端的詩詞 包含毫端的古詩詞(3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