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毫端的詩詞(387首)

    181 《永嘉旅中》 宋·陳棣

    小雨凄風釀早寒,行廚蕭索酒壺乾。
    抄書時自囁嚅語,把菊誰同仔細看。
    收拾夢魂歸枕上,掃除愁思寄毫端
    家山只在一帆外,望隔煙巒漫倚欄。

    182 《甲子歲除一夕夢與先子論詩有云未能免俗猶聽》 宋·陳棣

    驚風急雪不勝寒,葦索桃符歲事殘。
    里巷杯盤喧半夜,兒童燈火守更闌。
    年催老色歸須鬢,詩引窮愁入肺肝。
    無復斑衣頌椒柏,只將淚血灑毫端

    183 《凈信院》 宋·陳巖

    來自青松翠竹關,秋風吹帽醉醒間。
    紛紛遮眼塵如海,拈起毫端又說山。

    184 《和宗司法與鄭府判韻》 宋·杜范

    毫端收盡九秋清,凡目容窺巨海驚。
    別駕錦囊夸李賀,參軍石鼎續彌明。
    珠璣錯落交輝映,金石鏗鏘迭奏成。
    迷道原君相指似,敢辭駑鈍策孤征。

    185 《贈以酒寄詩》 宋·杜范

    茅茨底下坐寒氈,應是孤吟舌本乾。
    急遣曲生相問訊,滿澆磊磈潤毫端

    186 《李仲賓墨竹四首》 宋·方回

    渭川千畝入毫端,子美臨風野色寒。
    不是畫師即詩客,可能收拾與人看。

    187 《題牧牛小卷》 宋·方回

    一童縱牛眠柳陰,一叟渡牛陂水深。
    此眠定無南可夢,此渡不憂人鮓甕。
    蓑風笠雨開荒寒,是誰幻化生毫端
    嘻其太平古天下,不然人牛兩奚暇。

    188 《送曹士弘四明丈亭巡檢并呈前尚書翰林學士王》 宋·方回

    之子博古今,妙年著儒冠。
    顧肯易戎服,屑為游徼官。
    未喜弓力武,尚愛虀鹽酸。
    紫面頰骨聳,赤心膽氣完。

    189 《上政府五首》 宋·郭印

    王室當年若綴旒,片言戡定出奇謀。
    臨機勇決千鈞弩,濟險優游萬斛舟。
    掌上回旋皆造化,毫端千黜是春秋。
    蟲魚盡喜乾坤泰,宇縣寧聞杞國憂。

    190 《計敏夫送酒四壺有詩和之二首》 宋·郭印

    何須著意苦吟詩,未動毫端萬景隨。
    千載騷人還把手,誰云陶謝不同時。

    191 《送吳蜀州還朝》 宋·郭印

    達官視貧賤,遼絕間天壤。
    門墻奧莫窺,鼎茵恣居享。
    令行雷風前,氣吐虹霓上。
    陋彼衡門流,揮斥同草莽。

    192 《畫筍》 宋·黃庚

    錦籜斑斑帶露痕,毫端寫出君孫。
    清高不肯埋塵土,根本雖無有節存。

    193 《過德孺池上二首》 宋·李處權

    樹色溪光五月寒,幅巾藜杖接清歡。
    吞聲鳥自屏中過,倒影山從鏡里看。
    佳處唯堪著胸次,平生久已付毫端
    向來未筑沙堤路,豈信東山有謝安。

    194 《謝王敦玉惠雙兔》 宋·李處權

    惟茲衣褐徒,功用莫與大。
    馳騁文字間,下上無不載。
    卓哉昌黎公,毫端跨百代。
    傳紀何新奇,不泯良有賴。

    195 《題書春景》 宋·陸文圭

    青山多喬木,柳枝低婀娜。
    春風在毫端,商遷無不可。

    196 《楞嚴六根·非眼能見》 宋·釋慧遠

    阿那律陀天眼觀,大千攝入一毫端
    掌中謾說庵摩勒,無限蒼生被熱謾。

    197 《次韻朋上人東湖精舍即事》 宋·釋紹嵩

    開徑東湖上,千巖鏡裹看。
    與君頻邂逅,此地久盤桓。
    柳影含云幕,桃花生幕寒。
    婆娑弄翰墨,清興寄毫端

    198 《花光十梅·高下隨宜》 宋·釋師范

    樹有高低枝短長,花開隨處恰相當。
    都緣妙得毫端趣,豎抹橫托總不妨。

    199 《泛蓮觀音贊》 宋·釋心月

    一葉蓮舟泛渺瀰,誦觀音也戴阿彌。
    希奇妙相毫端上,五濁眾生知未知。

    200 《普庵歌》 宋·釋印肅

    祝個普庵純寶貝,妙慧莊嚴真暢快。
    無門為戶到人稀,萬里神光圓頂蓋。
    非相身,無不在,體露堂堂聲色外。

    * 關于毫端的詩詞 描寫毫端的詩詞 帶有毫端的詩詞 包含毫端的古詩詞(3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