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毫心的詩詞(680首)
283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84
《畫龍歌》 明·周是修
云如車輪風如馬,雷鼓砰訇電旗奓。
其中踴躍何爾為,無乃蜿蜒作霖者。
古來善畫此者誰?葉翁所畫稱最奇。
筆端揮灑絕相似,亦有風云雷電隨。
285
《蕓閣初夏即事》 明·朱有燉
玉階槐影綠陰陰,長日清閑罷撫琴。
滿架酴飐如散雪,一畦萱草似堆金。
詩因中酒多隨意,棋為饒人不用心。
蕓閣晚涼清興發,兔毫新試寫來禽。
287
《贈別從甥高五》 唐·李白
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賢甥即明月,聲價動天門。
能成吾宅相,不減魏陽元。
自顧寡籌略,功名安所存。
290
《寄盧少卿》 唐·白居易
老誨心不亂,莊誡形太勞。
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
嘉肴與旨酒,信是腐腸膏。
艷聲與麗色,真為伐性刀。
291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292
《趙閱道高齋》 宋·蘇軾
見公奔走謂公勞,聞公隱退云公高。
公心底處有高下,夢幻去來隨所遭。
不知高齋竟何義,此名之設緣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緣未盡余伊皋。
294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宋·蘇軾
只知楚越為天涯,不知肝膽非一家。
此身如線自縈繞,左旋右轉隨繅車。
誤拋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
欲従稚川隱羅浮,先與靈運開永嘉。
295
《哭刁景純》 宋·蘇軾
讀書想前輩,每恨生不早。
紛紛少年場,猶得見此老。
此老如松柏,不受霜雪槁。
直従毫末中,自養到合抱。
296
《墨花》 宋·蘇軾
造物本無物,忽然非所難。
花心起墨暈,春色散毫端。
縹緲形才具,扶疏態自完。
蓮風盡傾倒,杏雨半披殘。
獨有狂居士,求為黑牡丹。
兼書平子賦,歸向雪堂看。
297
《題王維畫》 宋·蘇軾
摩詰本詞客,亦自名畫師。
平生出入輞川上,鳥飛魚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聲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詠皆自見,飄然不作世俗辭。
298
《墨花(并敘)》 宋·蘇軾
世多以墨畫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畫花者也。
汴人尹白能之,為賦一首。
造物本無物,忽然非所難。
花心起墨暈,春色散毫端。
* 關于毫心的詩詞 描寫毫心的詩詞 帶有毫心的詩詞 包含毫心的古詩詞(6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