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毫光的詩詞(455首)

    21 《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 宋·陳與義

    維摩之室本自空,忽驚滿月臨丹宮。
    稽首世尊真實相,不比圖畫填青紅。
    天女之孫擅天巧,經緯星宿超庸庸。
    淪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園中。

    22 《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 明·劉基

    上人好山居,入山惟恐淺。
    紆余涉淵沄,結構依嶘嵃。
    岡巒外挺拔,水木終隱顯。
    其前對鵝鼻,突兀正冠冕。

    23 《扇子詩》 宋·李石

    水浸菩提坐,風傳戒定香。
    藕根金鎖骨,花面玉毫光

    24 《秋夜待月》 宋·李石

    毫光里玉魂飛,留看常娥醉魄迷。
    一任檐牙沸蝙蝠,忍將明鏡照狐貍。

    25 《龍井》 宋·李洪

    無熱龍宮北道場,人天瞻禮玉毫光
    璽書重疊兩朝賜,更助吾皇節雨旸。

    26 《聽九座鈍庵禪師端午日外堂說法詩》 宋·王邁

    人在塵中醉玉蒲,師於瓶里瀉醍醐。
    傳來雙徑清香遠,喚起叢森病骨蘇。
    炳炳毫光爭日月,瑯瑯舌本有江湖。
    他年泉下相逢處,解得龍山舊事無。

    27 《挽如老歸真》 宋·李昴英

    不見才三日,喧傳已坐亡。
    平生功生到,垂絕偈言香。
    緣分無高剎,禪名卻四方。
    開包殘藁在,切勿放毫光

    28 《招鐵鏡明上人同舟入京》 宋·董嗣杲

    蓬麻冒日氣,舟過風遞香。
    香氣入晚秀,月色迷官塘。
    此時同載僧,眉上生毫光
    心鏡不待磨,一碧眩四方。

    29 《阿育王寺舍利塔》 宋·葉茵

    粒粟懸懸左角鐘,幾年鎮壓梵王宮。
    要知八萬四千所,元在尋常一念中。
    佛現紫金歸勝地,僧夸烏石墜虛空。
    毫光起處無人見,明月堂前玉幾東。

    30 《獅子峰》 宋·陳巖

    懶上維摩室里床,卻來山頂現毫光
    紛紛百獸俱馴伏,檐蔔春風到處香。

    31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般若鋒兮金剛焰,無說無聞非頓漸。
    倚開長放白毫光,祈雨祈晴無不驗。

    32 《頌十玄談·達本》 宋·釋印肅

    卻嘆回時鬢似霜,眉毛眼睫放毫光
    從前無理今皆道,笑指泥途七寶裝。

    33 《潘卿求內主令人挽章二首》 宋·蘇籀

    扊扅思舊苦,月缺白毫光
    孝懿綽馴習,德音寧詎忘。
    委禽流慶衍,偕老誓言荒。
    肖似傳孫息,綢繆卜鳳皇。

    34 《過懷安軍云頂寺》 宋·袁說友

    拂云絕頂俯金囦,直上重山最上顛。
    一佛向來臨大地,萬松今獨近高天。
    枯楠夭矯渾生意,斷石盤陀幾合年。
    大士重來聞囑付,毫光端欲掃烽煙。

    35 《弘教寺三首》 明·王稚登

    內家金像出蓬萊,千葉蓮花玉作臺。
    試向白毫光里看,圣人前世是如來。

    36 《贈z6光上人草書歌》 唐·吳融

    篆書樸,隸書俗,草圣貴在無羈束。
    江南有僧名z6光,紫毫一管能顛狂。
    人家好壁試揮拂,瞬目已流三五行。

    37 《齊天樂 題樟鎮華光閣,與宋梅洞、周秋?》 元·滕賓

    文分韻,得與字(原題作前題分韻得與字,茲從劉輯滕賓涵虛詞改)片帆呼渡西山曲,匆匆載將春去。
    路人蒼寒,浪翻紅暖,一枕欹眠煙雨。
    酒朋詩侶。
    盡醉舞狂歌,氣吞吳楚。

    38 《送施元光赴江西幕府》 宋·范成大

    鎮南旌旆照江皋,入幕如今客最高。
    月暗秋城稀擊柝,云飛朝棟剩揮毫。
    長亭酒盡歌三疊,半夜溪深雨一篙。
    莫戀陽關更西路,九關歸路踏金鰲。

    39 《請佛閣晚望,雪山數十峰如爛銀,晁耀暑光中》 宋·范成大

    壘塊蒼然是九州,大千起滅更悠悠。
    雪興正照天西角,日影長浮雨上頭。
    峰頂何曾知六月,塵間想已別三秋。
    佛毫似欲留人住,橫野金橋晚未收。

    40 《次韻和光祿黃少卿學士感恩書事十六韻》 宋·楊億

    江夏門風盛,東吳族望高。
    才雄吐白鳳,志大釣靈鼇。
    昔日參珠履,多年泛碧桃。
    陳琳巧書檄,謝客占風騷。

    * 關于毫光的詩詞 描寫毫光的詩詞 帶有毫光的詩詞 包含毫光的古詩詞(4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