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毫絲的詩詞(181首)

    141 《謝韓無咎寄新茶》 宋·章甫

    武夷仙翁冰雪顏,建甯府中春晝閒。
    揮毫醉寫烏絲欄,新茗續煎扶玉山。
    應念窮愁坐空谷,頭白眼眵書懶讀。
    殷勤題裹寄春風,澆我從來藜莧腹。
    別公宛陵今五春,渴心何啻生埃塵。
    平生不識七閩路,夢魂欲往山無數。

    142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143 《史鎮江丐得請仍進職》 宋·趙汝鐩

    兩載南徐屈從臣,笑談樽俎運精神。
    民無土木絲毫費,手挈江山表裹新。
    千里舳艫渠水利,一團錦繡閬風春。
    夾河柳接甘棠影,下有攀轅臥轍人。

    144 《三珍行》 宋·趙汝鐩

    西清平生雅好奇,夜則忘寐晝忘饑。
    搜今抉古竭心力,常恐世間一物遺。
    云霧軒窗煙月戶,萬寶匯列牙簽垂。
    循環邏視日千匝,拊摩拂拭心融怡。

    145 《送鄭舜舉赴闕》 宋·陳棣

    備員無補見絲毫,幸喜為官似馬曹。
    每許蕪音持布鼓,更容劣技試鉛刀。
    兼收屢賜百金諾,借重終期一字褒。
    廊廟他時應有待,誓將么麼寄鈞陶。

    146 《縣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濟韻》 宋·陳宓

    古縣公庭二百春,聊因風雨一番新。
    恨無尺寸堪酬主,敢有絲毫更擾民。
    方嘆閭閻驚脫水,卻慚梁棟欲超塵。
    年豐俗美多馀暇,雁鶩行中看雀馴。

    147 《和楊縣尉五首》 宋·陳宓

    作者去千載,心事如相期。
    嗟我苦生晚,晝想夜夢之。
    楊君妙古學,揮毫滿烏絲。
    今人有如此,可不結新知。

    148 《詠史上·豫讓四首》 宋·陳普

    幾多礪節與輕生,猶有絲毫在利名。
    青史千年惟豫子,誠心大義最分明。

    149 《西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如仁故宜褒,小器自當貶。
    圣言存至公,功罪豈相□。
    □□微此人,孰御匪茹{狂王換嚴}。
    歸坫備大夫,亦已越繩檢。

    150 《冷泉亭》 宋·方回

    金鞍驟紫陌,詎識林下勝。
    石苔為誰碧,我輩坐乃稱。
    絲毫無愧容,照此冷泉鏡。
    竹樹亦如我,不與春色競。

    151 《挽艮巖梅府卿》 宋·方回

    庚午昔同朝,權臣狠且驕。
    至尊俱芥視,大物遽冰消。
    密勿毗廊肆,艱難駕使軺。
    絲毫心有愧,壽肯到今朝。

    152 《送胡云峰炳文錄廣信二首》 宋·方回

    蓋輿上下立乾坤,眼底無人可與論。
    分數不難升地位,絲毫未易見天原。
    因重文字窮羲畫,速肖生徒半孔門。
    斗食泮池何足凂,晦庵異姓要云孫。

    153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154 《題金明府平易堂》 宋·方回

    桑疇麥隴頌聲歡,競說琴書政事寬。
    方寸惟知存豈弟,絲毫不肯作艱難。
    愛民何啻如兒子,行路休教避長官。
    來往星源凡幾嶺,從今都作坦途看。

    155 《題十六羅漢畫像》 宋·方回

    一釋迦佛起天竺,羅漢五百又十六。
    中華止繪十六僧,貫休十八老筆續。
    千無萬無無更無,芥子須彌一掃俱。
    阿字義門總深入,畫圖豈止伐顓臾。

    156 《贈筆工馮應科》 宋·方回

    世言善書不擇筆,此物豈可不精擇。
    空弓難責養由射,快劍始堪孟賁擊。
    多錢而賈長袖舞,工良器利貴相得。
    文房四寶擬四賢,最不易致管城伯。

    157 《贈筆工楊日新》 宋·方回

    黃鐘九寸裁為律,六呂六律相配匹。
    嶰谷參差十二筒,猗管城子從此出。
    上古蒼頡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筆。
    吳云不律燕云弗,韻書又以律為聿。

    158 《送醫工郭耕道》 宋·方回

    上古三皇軒農羲,天始有柱地有基。
    腹虛與實療民饑,心塞與開植民彝。
    保民性命專厥司,握生殺權名曰醫。
    萬事萬物有偶奇,一陰一陽之所為。

    159 《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 宋·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畫,五行之金刀為革。
    兩儀四象生□□,□初一圈為太極。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書,削木為方竹為冊。

    160 《八月朔后雨晝夜不止》 宋·方回

    □蔑絲毫暑,何庸一再霖。
    秋陰酸病骨,夜滴碎歸心。
    劇盜應旁睨,余田或盡沉。
    無燈黑如漆,臆度近更深。

    * 關于毫絲的詩詞 描寫毫絲的詩詞 帶有毫絲的詩詞 包含毫絲的古詩詞(1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