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毛里的詩詞(734首)
361
《出疆》 宋·林仲虎
去時不敢留姓名,一身萬里鴻毛輕。
征鞭不返長淮水,正恐來螫愁此行。
吁嗟此行良獨難,出門兒女更辛酸。
平生崛強身是膽,自許虎口能生還。
362
《別荊州諸友》 宋·呂皓
荊州三度別,此別尤酸冷。
兼葭逐岸靡,煙雨隔林回。
去棹行且留,離觴醉還醒。
緬懷荊州士,鵠立霜毛整。
363
《上揚州錢帥》 宋·沈繼祖
名世半千推碩德,淮南第一是揚州。
一塵不動邊民樂,知有威聲懾虜酋。
人謂儒生將略疏,世人無未識真儒。
天下武夫俱奪氣,錢公赤手縛于菟。
365
《偈三首》 宋·釋道如
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這里見得,黃面瞿曇。
隱身無地,其或渺漫。
不分照雇,眉毛鼻孔。
366
《偈二首》 宋·釋清旦
三世諸佛不知有,一一面南看北斗。
貍奴白牯卻知有,云外金毛正哮吼。
個中隱顯現全身,頭頭透脫無前后。
撥轉機輪向上關,八角磨盤空里走。
368
《偈》 宋·釋心道
師子嚬呻,象王哮吼。
云門北斗里藏身,白云因何喚作手。
三世諸佛不能知,貍奴白牯卻知有。
雨打梨花蛺蝶飛,風吹柳絮毛毬走。
369
《新鶯歌》 宋·釋瑩徹
新鶯傍檐曉更悲,孤音清吟囀柔枝。
口邊血出語未盡,豈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椹,不銜苦李花,偶然弄樞機,宛轉凌煙霞。
371
《頌一百則》 宋·釋重顯
倒一說,分一節,同死同生為君決。
八萬四千非鳳毛,三十三人入虎穴。
別別,擾擾匆匆水里月。
372
《延祥寺》 宋·孫直臣
雷雨隨車上寶坊,僧夸山味最悠長。
地靈終日無塵到,天凈常時見海光。
神雀羽毛多隱晦,臥龍頭角本軒昂。
石樓本是通仙路,十里香燈屬梵王。
374
《游雁山寄懷二弟》 宋·翁敏之
依棲崇儒里,咫尺鳥名山。
奈以紅塵隔,因之舉步艱。
穿花曉漏徹,何如桑者閑。
廿載為形役,今得拂衣還。
自酌龍湫水,照映鬢毛斑。
山靈應誚我,對之發赧顏。
題役雙脊令,飲啄就清灣。
375
《留題云門山雍熙院》 宋·謝景溫
耶溪欲盡山轉青,中有三寺山為屏。
秦峰表里植蒼翠,仰視萬木相崢嶸。
雪霜洗盡塵土跡,龍蛇蟄處煙氛生。
我攜賓友事登覽,穿徑已覺毛骨輕。
376
《西捷口號》 宋·謝舉廉
圣明陛下如先帝,斗國謀臣似召公。
不遺毛嬙嬪漠北,只將魏尚守云中。
百年境土逡巡復,萬里窠巢指顧空。
今日版圖非昔日,玉關西有嶺名蔥。
378
《送熊掌熊白》 宋·葉寘
熊掌舍魚吾有取,自幼嘗聞子車語。
飯香獵戶分熊白,妙語涪翁乃能吐。
世間兩味果稱珍,故人念我肯珍分。
數千里致良不易,食美真當持獻君。
379
《送錢文季赴班》 宋·尹直卿
鰲頭那久幕蓮間,國子先生促趁班。
元自胸中有奇觀,須教集里富江山。
三年再見雖成別,正月諸生亦入關。
為賦江空歲年晚,功名惟恐鬢毛斑。
* 關于毛里的詩詞 描寫毛里的詩詞 帶有毛里的詩詞 包含毛里的古詩詞(7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