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毛舉的詩詞(225首)

    101 《酆都觀》 宋·晁公武

    勝絕平都觀,盤紆石磴長。
    崇崗虎蹲踞,古柏雁分張。
    殿閣剛風外,軒墀灝氣旁。
    煙華迎碧瓦,云葉覆雕墻。

    102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103 《慶歷圣德頌》 宋·石介

    于維慶歷,三年三月。
    皇帝龍興,徐出闈闥。
    晨坐太極,書開閶闔。
    躬攬英賢,手鋤奸枿。

    104 《醉義歌》 金朝·寺公大師

    曉來雨霽日蒼涼,枕幃搖曳西風香。
    困眠未足正展轉,兒童來報今重陽。
    吟兒蒼蒼渾塞色,客懷袞袞皆吾鄉。
    斂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載空悲傷。

    105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106 《顏魯公祠》 宋·胡舜舉

    立廟本來皆可紀,凜然英烈殆天啟。
    年垂八十官太師,平生所欠惟死爾。
    分甘一死鴻毛輕,舉世俗子何用嗔。
    誰知我公本不死,眉間生氣猶崢嶸。

    107 《寄題西園》 宋·蔣堂

    西園昔日多游從,回流屢泛戶酒空。
    前亭后亭草茵軟,曉景晚景煙嵐融。
    角巾蕭灑竹林際,履綦來往花際中。
    時方偃蕃適四體,不料游宦如孤蓬。

    108 《題惠泉寄知軍郎中》 宋·句龍緯

    崎嶇荊門山,叢起為東隘。
    陽岡盤氣勢,陰竇融液脈。
    源濯云根移,流噴石罅拆。
    呀呀兩岸間,平澗才數席。

    109 《挽東萊二首》 宋·康文虎

    國尚有人悲此老,天其喪我泣吾曹。
    平生心事知誰與,悵望今人論太高,便谷卑心隨故步,豈期中路喪連鰲。
    先生已死吾何望,舉眼猶知有鳳毛。

    110 《偈六十九首》 宋·釋道寧

    千圣不傳,諸祖祠語。
    不惜眉毛,為君親舉。
    衲子抬眸,白云萬里。

    111 《頌古四首》 宋·釋行機

    青蛇提起氣腥臊,幾個男兒有痛毛。
    直下血流猶未覺,舉頭還見鐵山高。

    112 《游雁山寄懷二弟》 宋·翁敏之

    依棲崇儒里,咫尺鳥名山。
    奈以紅塵隔,因之舉步艱。
    穿花曉漏徹,何如桑者閑。
    廿載為形役,今得拂衣還。
    自酌龍湫水,照映鬢毛斑。
    山靈應誚我,對之發赧顏。
    題役雙脊令,飲啄就清灣。

    113 《嘲俠客》 宋·趙師商

    計拙難敷食與衣,惟將俠氣借相知。
    何如馮子歸彈鋏,爭似毛生立見錐。
    清世翩翩誰是美,塵寰碌碌已稱奇。
    有時舉翮連云起,不比函關一只難。

    114 《謹次功成短項翁佳篇之韻》 宋·鐘孝國

    君不見中山毛穎生,纂錄百氏編群經。
    又不見革華祖都尉,殿上承恩舉足耳。
    二物名譽由韓公,無乃袞褒俱中理。
    君家酒罍依圖書,短項獨喜觴吾儒。

    115 《沁園春 和復初省郎韻,紀仲春陪諸名勝游西》 未知·曹伯啟

    掾尉遲亨亨甫,福建同提舉毛吉甫山色湖光,宜雨宜晴,春來惱人。
    笑勞生強半,登臨有興,身司莞庫,所向無親。
    馬服車轅,鷹罹**,也算人間一度春。
    情無賴,怕岸花汀草,彈指成塵。

    116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117 《贈筆工陸繼翁》 明·曾棨

    吳興筆工陸文寶,制作不與常人同。
    自然入手造神妙,所以舉世稱良工。
    有時盤礴坐軒中,石盤水清如鏡中。
    空山老兔脫毛骨,簡拔精銳披蒙茸。

    118 《東坡八首》 宋·蘇軾

    種稻清明前,樂事我能數。
    毛空暗春澤,針水聞好語。
    分秧及初夏,漸喜風葉舉。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縷。

    119 《趙閱道高齋》 宋·蘇軾

    見公奔走謂公勞,聞公隱退云公高。
    公心底處有高下,夢幻去來隨所遭。
    不知高齋竟何義,此名之設緣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緣未盡余伊皋。

    120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 關于毛舉的詩詞 描寫毛舉的詩詞 帶有毛舉的詩詞 包含毛舉的古詩詞(2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