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與理冥,神與境會。碎維摩床,斷毗盧髻。碧眼黃頭著眼覷,百雜碎。
忠清千古燦奎文,蓋世功名富貴生。旌佩擁云何處去,毗盧樓閣款經行。
壁立千尋度玉風,絕捫摩處有行蹤。草鞋踏出毗盧印,見得分明隔萬里。
劫初鑄就毗盧印,古篆雕蟲尚宛然。堪笑堪悲人不識,卻嫌字畫不完全。
尊臨四海圣明君,步步毗盧頂上行。自己法身只者是,巍然千古振佳聲。
猶如赫日消霜雪,逡巡業海皆枯竭。露出毗盧體不分,別無藝解堪施設。
拈古談今我尚無,木奴草女辨工夫。草木恰知非外物,含靈那信自毗盧。
方得契如如,倒騎三腳驢。踏翻毗盧頂,露出一文殊。
渠非老朽,不禮不受。威音世前,毗盧頂后。把定壺中白日長,觸著匣內青蛇吼。良醫囑病人,服藥不如忌口。
毗盧之口鬧嘈嘈,普賢之身閑飄飄。理無不備,事不相饒。小舟點點浮煙水,柔柳垂垂映竹橋。
山云冉冉,江水茫茫。正不居位,偏不涉傍。顯而不露,隱而彌彰。猿啼古木音聲急,鶴宿枯松夢寐長。
髑髏前有本來靈,照徹毗盧頂{左寧右頁}平。玉馬過關方半夜,本雞喚月恰三更。寥寥跡絕全功轉,歷歷光生借位明。卻著弊衣垂化手,合同船子順流行。
渠非老朽,不禮不受。威音世前。毗盧頂后。把定壺中白日長,觸著匣內青蛇吼。良醫叮囑病人,服藥不如忌口。
授屈眴衣,秉毗盧印。師坐西山,名稱東震。蜂服之粉兮春蜜之滋,蚌腸之珠兮夜蟾之孕。遠氣呈祥,靈枝發旁。牛頭接得融居士,華鳥不來庵外忙。
冬不寒,臘后看。酸風刮地,凍破泥團。毗盧樓閣前,少林深雪裹,誰知猶隔萬重關。
圣制安居處,凡夫路不同。過去不可得,現在不可得,未來不可得。掀翻毗盧樓閣,只在頃刻。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
坐斷毗盧頂,不稟釋迦文,且在下風。
一國之師亦強名,南陽獨許振嘉聲。大唐扶得真天子,曾踏毗盧頂上行。
山路春風桃李香,延陵長者賁岸房。行行廓爾忘途轍,步步翛然合道場。妙凈宗乘松宿鶴,虛明田地月含霜。相逢相見有何事,共語毗盧頂后光。
厚重如山,嚴冷似鐵。破毗盧印,坐衲僧舌。泊出靈源,源清流徹。指矅靈寒,呼顧兔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