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比蹤的詩詞(103首)

    61 《捕虎行》 宋·汪襄

    西山春暮繁草木,紅白花開映巖谷。
    朝來猛虎忽留蹤,獵人挾刃爭驅逐。
    坡平草軟筋力健,目光兩鏡照林麓。
    吻牙狐兔何足噬,要向川原飽人肉。

    62 《鷺》 宋·徐集孫

    素狎沙鷗水國盟,一生蹤跡任飄零。
    漫夸霜雪精神別,難洗蝦魚氣習腥。
    點破青山成曉畫,飛來紅蓼稱秋汀。
    江湖出入風波里,比著胎仙欠典刑。

    63 《碧沼寺》 宋·楊良臣

    薄蹤飄梗寄禪扃,偶到山間萬慮清。
    方愧軒裳奔走役,忍聞猿鶴怨啼聲。
    世情肯顧青衫老,公道惟均白發生。
    事業不須頻覽鏡,幻身堪比羽毛輕。

    64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宋·張去惑

    漢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
    因山為城峙險固,一國形勝何高雄。
    嶷然巨首名曰峴,回壓面勢尊且崇。
    東扼迅流疑引翼。

    65 《與葛洪》 宋·張璹

    提司坑冶是新差,職比催綱勝一階。
    若發薦章求腳色,下官蹤跡轉沉埋。

    66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67 《秋云篇贈別郭東皋》 明·林世璧

    云氣亙四時,未覺縈懷抱。
    如何才及秋,黯黯滿蒼昊。
    梧桐一葉從風起,蕭颯秋聲已盈耳。
    秋云片片更堪憐,遙逐秋風度秋水。

    68 《玄潭古劍歌》 明·蘇伯衡

    扁舟昔向玄潭過,聞有古劍留巖阿。
    欲觀躊躇復不敢,只恐開匣踴躍翻滄波。
    此時解后都城里,玉質珠輝那得比。
    玄靈外護朱草莖,赤日天中涌湖水。

    69 《二月望在鞏昌客館夜夢歸里中與金十二丈傅九》 明·王祎

    東風解凍春二月,東還隴西駐吾轍。
    中宵好月入窗明,孤館殊花應時發。
    慷慨既罷倚醉眠,夢里迢迢返東浙。
    我家住在縣烏傷,奕世衣冠紹先烈。

    70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71 《茅山中人皆不飲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 明·朱凱

    情閑好品茶,性淡能辨水。
    江左幾泓泉,勺勺定媸美。
    浙右園焙栽,種種別妙理。
    七寶白云淳,石井劍池泚。

    72 《寄劉孝叔》 宋·蘇軾

    君王有意誅驕虜,椎破銅山鑄銅虎。
    聯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
    南山伐木作車軸,東海取鼉漫戰鼓。
    汗流奔走誰敢后,恐乏軍興污質斧。

    73 《贈長寧僧首》 宋·王安石

    秀骨厖冒倦往還,自然清譽落人間。
    閑中用意歸詩筆,靜外安身比太山。
    欲倩野云朝送客,更邀江月夜臨關。
    嗟予蹤跡飄塵土,一對孤峰幾厚顏。

    74 《杜甫祠》 宋·戴復古

    嗚呼杜少陵,醉臥春江漲。
    文章萬丈光,不隨枯骨葬。
    平生稷契心,致君堯舜上。
    時兮弗我與,屹然抱微尚。

    75 《哭曼卿》 宋·歐陽修

    嗟我識君晚,君時猶壯夫。
    信哉天下奇,落落不可拘。
    軒昂懼驚俗,自隱酒之徒。
    一飲不計斗,傾河竭昆墟。

    76 《依韻和楊州許待制竹拄杖》 宋·梅堯臣

    楚竹翦霜叢,何慚漢使筇。
    鳩形殊用刻,馬箠不同功。
    挺特生難變,支離分已窮。
    輕肥思比鶴,短發任如蓬。

    77 《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 宋·陳與義

    維摩之室本自空,忽驚滿月臨丹宮。
    稽首世尊真實相,不比圖畫填青紅。
    天女之孫擅天巧,經緯星宿超庸庸。
    淪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園中。

    78 《贈陳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風起白蘋,從前湖海幾酸辛。
    感今懷古無限事,拄頰閑思一愴神。
    瓊窟先生鼓玉琴,一調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風黃葉為知音。

    79 《周五聲調曲 征調曲 四》 南北朝·庾信

    三光以記物成形。
    四時以裁成正位。
    雷風大山岳之響。
    寒暑通陰陽之氣。

    80 《筠州二詠 牛尾貍》 宋·蘇轍

    首如貍,尾如牛,攀條捷險如猱猴。
    橘柚為漿栗為餱,筋肉不足惟膏油。
    深居簡出善自謀,尋蹤發窟并執囚,蓄租分散身為羞。
    松薪瓦甑烝浮浮,壓入糟盎肥欲流,熊肪羊酪真比儔。
    引箸將舉訊何尤,無功竊食人所仇。

    * 關于比蹤的詩詞 描寫比蹤的詩詞 帶有比蹤的詩詞 包含比蹤的古詩詞(1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