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比若的詩詞(735首)

    581 《題翁道人竹軒》 宋·胡寅

    寄語東陽翁道人,開軒種竹意何親。
    經年又看龍孫上,晚歲寧憂鳳食貧。
    風月肯來聊競爽,塵囂不到獨相親。
    何時柱杖敲門去,若比王猷懶更真。

    582 《游云湖》 宋·胡寅

    衡湘久來往,眼到山輒對。
    愛山真自性,久看眼未礙。
    今朝渡石潭,蘭槳亂青帶。
    初升岸稍高,忽喜地更大。

    583 《以墨一品餉叔夏》 宋·胡寅

    人墨兩相磨,此語昔賢嘆。
    平生幾兩屐,何用積不散。
    未忘文字耳,四寶且同案。
    陶泓有潤澤,毛穎稱詞翰。

    584 《和陶讀山海經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 宋·吳芾

    幽棲非不勝,觸目是林丘。
    若比茲巖秀,培塿固難儔。
    云山千里見,石泉四時流。
    登臨有如此,何必更他游。

    585 《答客難》 宋·吳芾

    我治湖上園,占斷山水窟。
    幽事日相關,頗覺無暇逸。
    有客來相過,云欲救我失。
    謂我誰愛閒,未得居閒術。

    懷才不遇

    586 《和許守水晶蒲萄》 宋·吳芾

    珍果孰稱最,靜中試旁搜。
    白奈非時至,赤梨經歲留。
    廬山杏萬株,武陵橘千頭。
    未若蒲萄美,甘滑仍脆柔。

    587 《聞同庚不幸有感》 宋·吳芾

    我生甲申歲,同歲知幾人。
    十中無一在,使我涕隕巾。
    嘗試屈指數,誰登要路津。
    不過五六輩,蹤跡半已陳。

    588 《和陶影答形》 宋·吳芾

    行止每依人,人皆笑我拙。
    獨以相從人,未能便棄絕。
    縱君得顯榮,亦恥事諛說。
    人情苦好乖,會少常多別。

    589 《趙默卿用拙者所和樂天七旬詩賦二篇見寄因狀》 宋·吳芾

    買山將近一由旬,若比淵明未是貧。
    萬疊峰巒俱入眼,四時景物總宜人。
    花開自足供心賞,酒熟何妨與客親。
    何日杖藜能過我,竹林深處共藏身。

    590 《投座主張子猷給事》 宋·王之望

    東風入雕檻,百卉無不花。
    一經造化手,各若矜春華。
    主人最好事,護養從萌芽。
    澆灌與封植,恩光無等差。
    其間一本尤所喜,欲售千金貴無比。
    君不見洛陽好事丞相家,曾剪姚黃貢天子。

    591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592 《虱嘆》 宋·李流謙

    得生固么陋,宅體仍穢卑。
    巢穴我襟裾,食飲吾膚肌。
    毒比蚤蚊熾,類兼蚋蟻微。
    陰幽巧相傳,不知來何時。

    593 《食藕》 宋·李流謙

    芙渠固佳產,其末亦奇絕。
    此土乃物宜,厥包比柚橘。
    蔓引莖自遂,泥蟠體仍潔。
    一絲戲傀儡,眾竅殞鯈忽。

    594 《賀王制置敷學之除》 宋·李流謙

    太霄杰觀凌空起,非霧非煙護珠蕊。
    萬靈操戟夾危棟,中有丹書并綠字。
    走云飛雨澤地產,合璧聯珠煥宸緯。
    堯圖羲墳共彪炳,禹訓湯銘角雄偉。

    595 《和唐伯憲二首》 宋·姜特立

    卜鄰初識面,把臂便論詩。
    摸索曹劉耦,憑陵漢魏時。
    新章專雅潔,古隸更清奇。
    若比江西派,無人說具茨。

    596 《子陵》 宋·姜特立

    不為故人屈,清名日月高。
    當時若相漢,不過比元侯。
    元侯功易歇,子陵名不滅。
    所以想孤風,猶如隔前日。

    597 《次韻施少路春日》 宋·李洪

    拂面和風喜及辰,宮幡未賜岸烏巾。
    冰消水濼簫韶韻,雪過湖漘茝若春。
    詩律自憐心尚在,宦情難與世趨新。
    從茲排比尋芳計,況是湖山舊主人。

    598 《謝潘端叔惠紅梅》 宋·樓鑰

    縞裙練帨玉為肌,誰點微頳向北枝。
    若使羅虬見顏色,定須將此比紅兒。

    599 《又次王恭叔韻》 宋·樓鑰

    仲冬方寒荔挺出,仲夏方炎靡草死。
    若將朝菌比大椿,相去何啻千萬里。
    金芝仙草不可見,長生之草畧相似。
    少時曾識青青色,今日得之乃真是。
    天工矜憫輕喪生,故出珍苗普相示。
    若言神仙可學致,自是未得養生理。

    600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 關于比若的詩詞 描寫比若的詩詞 帶有比若的詩詞 包含比若的古詩詞(7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