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比校的詩詞(92首)

    21 《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22 《校官廳新栽巖桂》 宋·喻良能

    不將官舍等逆旅,故把霜根栽繞墻。
    他日花開映秋色,何人手折惹天香。
    丁寧護取森森碧,想像勻排粟粟黃。
    顧我疏慵百無取,未應人錯比甘棠。

    23 《奉和圣制途次舊居應制》 唐·蘇颋

    潞國臨淄邸,天王別駕輿。
    出潛離隱際,小往大來初。
    東陸行春典,南陽即舊居。
    約川星罕駐,扶道日旂舒。

    24 《奉和圣制登降圣觀與宰臣等同望應制》 唐·王維

    鳳扆朝碧落,龍圖耀金鏡。
    維岳降二臣,戴天臨萬姓。
    山川八校滿,井邑三農竟。
    比屋皆可封,誰家不相慶。

    25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唐·錢起

    傾酒向漣漪,乘流東去時。
    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
    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
    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關人。

    26 《綸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崔補闕峒…侯倉曹釗》 唐·盧綸

    稟命孤且賤,少為病所嬰。
    八歲始讀書,四方遂有兵。
    童心幸不羈,此去負平生。
    是月胡入洛,明年天隕星。

    27 《和權載之離合詩(時為中書舍人)》 唐·楊於陵

    校德盡珪璋,才臣時所揚。
    放情寄文律,方茂經邦術。
    王猷符發揮,十載契心期。
    晝游有嘉話,書法無隱辭。
    信茲酬和美,言與芝蘭比。
    昨來恣吟繹,日覺祛蒙鄙。

    28 《和權載之離合詩(時為中書舍人)》 唐·楊於陵

    校德盡珪璋,才臣時所揚。
    放情寄文律,方茂經邦術。
    王猷符發揮,十載契心期。
    晝游有嘉話,書法無隱辭。
    信茲酬和美,言與芝蘭比。
    昨來恣吟繹,日覺祛蒙鄙。

    唐詩三百首小學古詩思歸

    29 《答柳柳州食蝦蟆》 唐·韓愈

    蝦蟆雖水居,水特變形貌。
    強號為蛙哈,于實無所校。
    雖然兩股長,其奈脊皴皰。
    跳躑雖云高,意不離濘淖。

    30 《和侯協律詠筍(侯喜也)》 唐·韓愈

    竹亭人不到,新筍滿前軒。
    乍出真堪賞,初多未覺煩。
    成行齊婢仆,環立比兒孫。
    驗長常攜尺,愁乾屢側盆。

    31 《代曲江老人百韻(年十六時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舊日春。
    先皇初在鎬,賤子正游秦。
    撥亂干戈后,經文禮樂辰。
    徽章懸象魏,貔虎畫騏驎。

    32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
    去應緣直道,哭不為窮途。
    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

    33 《酬樂天秋興見贈…莫怪獨吟秋興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唐·元稹

    勸君休作悲秋賦,白發如星也任垂。
    畢竟百年同是夢,長年何異少何為。

    34 《秋雨中贈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秋天寫雨懷人

    35 《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先贈長句》 唐·白居易

    稽山鏡水歡游地,犀帶金章榮貴身。
    官職比君雖校小,封疆與我且為鄰。
    郡樓對玩千峰月,江界平分兩岸春。
    杭越風光詩酒主,相看更合與何人。

    36 《留別微之》 唐·白居易

    干時久與本心違,悟道深知前事非。
    猶厭勞形辭郡印,那將趁伴著朝衣。
    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勸式微。
    少室云邊伊水畔,比君校老合先歸。

    37 《寄珉笛與宇文舍人》 唐·杜牧

    調高銀字聲還側,物比柯亭韻校奇。
    寄與玉人天上去,桓將軍見不教吹。

    38 《津陽門詩》 唐·鄭嵎

    津陽門北臨通逵,雪風獵獵飄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進,疲童退問前何為。
    酒家顧客催解裝,案前羅列樽與卮。

    39 《獨夜》 唐·陸龜蒙

    新秋霽夜有清境,窮襜病客無佳期。
    生公把經向石說,而我對月須人為。
    獨行獨坐亦獨酌,獨玩獨吟還獨悲。
    古稱獨坐與獨立,若比群居終校奇。

    40 《送道人歸舊巖》 唐·方干

    舊巖終副卻歸期,巖下有人應識師。
    目睹嬰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
    前山低校無多地,東海淺于初去時。
    若把古今相比類,姓丁仙鶴亦如斯。

    * 關于比校的詩詞 描寫比校的詩詞 帶有比校的詩詞 包含比校的古詩詞(9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