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毋忘的詩詞(104首)

    21 《餞章漕樂語口號》 宋·李曾伯

    來湘話浙倍綢繆,天路風高借莫留。
    不俟駕行何憚暑,適逢圭觀恰當秋。
    登仙堪羨星辰履,歸老終尋雪夜舟。
    公到甘泉陳大計,毋忘膏雨澤南州。

    22 《岳陽送管順甫還清湘》 宋·李曾伯

    度嶺來荊又戍西,驚濤險棧盡同之。
    七年相與猶一日,萬里偕還分兩岐。
    苕隱我歸終此世,寶坊君到出何時。
    交情果未輕捐棄,回首毋忘贈別詩。

    23 《管順甫以湘竹為青奴兒貺為名湘夫人賦以謝之》 宋·李曾伯

    妾家淇園北封君,劂祖慈事宗蒼筼。
    子孫異代貞節聞,枝分一派從南巡。
    千古流落湘江濱,幾番雨露敷新榮。
    斑斑不改啼紅痕,膏煎漆伐悔自矜。

    24 《送了守衡州》 宋·李曾伯

    雁峰自昔號名州,爾既難辭我莫留。
    臨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謹勿遺親羞。
    當令民誦循良守,罔俾人譏恩澤侯。
    國事正殷宜黽勉,明年吾自問歸舟。

    25 《崇福寺大用堂乃魏文節祠舊有半床云一窗月在》 宋·陳著

    魯公香火寺,便道幾經行。
    樹老存高節,碑全見太平。
    浮云從變化,古月自分明。
    賴有文孫在,毋忘大用名。

    26 《張巡廟》 宋·胡仲弓

    說著睢陽膽已傾,單師曾此控孤城。
    一身肯作偷生計,千古長留不死名。
    廟饗毋忘艱食日,庭松猶學戰時聲。
    祠前碑記無尋處,賴有唐書為發明。

    27 《寄鄧善之》 宋·仇遠

    幾年不寄子公書,忽向燕南遺鯉魚。
    天遠地遙歸未得,男婚女嫁事何如。
    壯游自致青云上,漫仕誰憐白發余。
    西浙林泉俱可隱,毋忘舊約共閒居。

    28 《送鄭向書罷師歸福州》 宋·項安世

    共惟漢從官,三仕屈吾指。
    前輩有鄭公,后來王趙耳。
    更生初去國,玉色欣共理。
    我時見一葉,已識秋風起。

    29 《題王氏先垅壽松亭》 宋·陳杰

    兵前萬事舉頭非,風太無情宰木悲。
    馬鬣未隨陵欲變,龍髯還長子孫枝。
    會看高表鶴歸日,毋忘新栽鹿觸時。
    雨露百年思不極,深心更有歲寒知。

    30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司馬遷》 宋·林同

    悲哉執手泣,論著謹毋忘
    豈識遷它日,能紬石室藏。

    31 《送范文叔知彭州》 宋·彭龜年

    吾友范文叔,家世岷峨州。
    忠純自性分,耿耿明月秋。
    朅來聲利場,況與造物侔。
    汲引如不及,不進不肯休。

    32 《再贈》 宋·舒岳祥

    不惜此時別,毋忘別后音。
    相隨溪上影,共息樹邊陰。
    水落行田蟹,霜晴出谷禽。
    何須拘改歲,有興即相尋。

    33 《中都邂逅新崇德宰范純之為同館著語贈別》 宋·曾豐

    文正三槐宅,延平六桂家。
    芝蘭含露秀,雕鶚著風斜。
    螭首終簪筆,河陽且種花。
    乘時長得意,毋忘夜分茶。

    34 《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 唐·王昌齡

    鞍馬上東門,裴回入孤舟。
    賢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煙收。
    薄宦忘機括,醉來即淹留。
    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
    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
    江月照吳縣,西歸夢中游。

    35 《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 唐·王昌齡

    鞍馬上東門,裴回入孤舟。
    賢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煙收。
    薄宦忘機括,醉來即淹留。
    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
    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
    江月照吳縣,西歸夢中游。

    36 《送毋殿丞赴任齊州》 宋·王禹偁

    三齊號難治,民瘼待良醫。
    勿謂人多詐,須教吏不欺。
    魚鹽多近海,桑柘潤連淄。
    御札新頒歷,無忘訓誡詞。

    37 《紅窗怨(送邵倅)》 宋·王質

    欲寄意,都無有。
    且須折贈、市橋官柳。
    看君著上征衣,也尋思、榜舟楚江口。
    此會未知何時又。
    恨男兒、不長相守。
    茍富貴、毋相忘,若相忘、有如此酒。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婉約春天閨怨思念

    38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39 《杜蕢揚觶》 先秦·佚名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鐘。
    杜蕢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曰:“在寢。
    ”杜蕢入寢,歷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
    降趨而出。

    古文觀止寫人勸諫歷史故事

    40 《屈原列傳》 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 關于毋忘的詩詞 描寫毋忘的詩詞 帶有毋忘的詩詞 包含毋忘的古詩詞(1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