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殷七七的詩詞(160首)

    41 《中元日以春花數種送閻才元左司閻賦二絕句次》 宋·周必大

    韓郎牡丹跡已久,殷七杜鵑名謾新。
    何以熙熙行闕里,花隨和氣四時春。

    42 《十七日集清湖》 宋·劉子翚

    石堤蟠素虬,捍此百尺灣。
    臨灣喚客飲,四座搖潺湲。
    殘歊紅蕩析,凜若超塵寰。
    卻愁涼吹多,奪我酣醉顏。

    43 《漫興七首》 元·楊維楨

    青畫溪頭翠水家,水邊短竹夾桃花。
    春風嗾人狂無那,走覓南鄰羯鼓撾。
    丈人接縭白氈裁,花邊下馬不驚猜。
    環沉溪頭買酒去,高堂寺里看碑來。

    44 《漫興(七首)》 元·楊維楨

    今朝天氣清明好,江上亂花無數開。
    野老殷勤送花至,一雙蝴蝶趁人來。

    45 《張從之許玉友輒用其七夕賦韻以簡之》 宋·李彌遜

    四壁蕭蕭一味愁,了無從事到青州。
    殷勤獨有張公子,為遣玉人寬鬢秋。

    46 《臺城雜詩七首》 宋·曹勛

    老境光陰怯雨霜,怕寒窒隙似猜防。
    養生飽悟風中燭,卜宅閑尋肘后方。
    明世漁樵終混跡,故山猿鶴怨循墻。
    天臺肯約它年隱,半嶺松風殷夜床。

    47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宋·廖行之

    有道如君方杜門,無能慚我亦乘軒。
    殷勤好在經綸學,早晚親承雨露恩。

    48 《愛梅歌》 宋·徐照

    紫琳聯坳蘸黟漆,破帽籠頭醉拈筆。
    解返冰魂化墨倦,青皇盡把韶華失。
    巧分六出騃滕六,迅折千葩怯殷七。
    笑笑先生懶學畫,花光仁老毛欲栗。

    49 《乙庵七十生日寄祝茲篇》 近代·陳三立

    東南一儒霜髯髭,曰無所為無不為。
    臥起岑樓臣海圍,膝穿木榻嗟庶幾。
    朝嚄暮唶聲尤伊,其學溔漭迷津涯。
    包纏流略演孔姬,寶書斷爛堆案窺。

    50 《次韻王少清告歸七首》 宋·項安世

    短檠今幸限,文社得同修。
    何處撩鄉思,催君發棹謳。
    路徑行雨峽,簽數報程郵。
    客路看如許,交情可耐不。
    殷勤江上水,長為送離憂。

    51 《七夕后一日》 宋·陳普

    世間萬事但隨身,不費將迎是圣人。
    雨暗云昏殷作夜,天青水碧在今晨。

    52 《丁丑別金壇劉漫塘七首》 宋·杜范

    北風吹夏律,草木塵沙昏。
    枝葉曾未害,根本難具論。
    肉食謀何有,家食徒殷勤。
    誰能起東山,掃翳扶朝暾。

    53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傾倒投子油瓶,拗折龍孫頭角。
    大爐鞴裹烹煎,香透千巖萬壑。
    殷勤奉供昔年高臥白云僧,與無舌人從頭咬嚼。
    咬得著,鼓舞升平,唱村田樂。

    54 《七言二首奉答簽判學士》 宋·蘇頌

    常愛君房言語妙,仍欽叔度德名高。
    受厘宣室行膺召,置酒梁園喜譽髦。
    辯博方親談袞袞,別離俄起恨勞勞。
    臨岐更辱殷勤句,衰拙何勝異日褒。

    55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唐詩三百首寫人愛情諷喻敘事長詩

    56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57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唐·杜甫

    國初已來畫鞍馬,神妙獨數江都王。
    將軍得名三十載,人間又見真乘黃。
    曾貌先帝照夜白,龍池十日飛霹靂。
    內府殷紅瑪瑙盤,婕妤傳詔才人索。

    唐詩三百首題畫寫馬

    58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寓理

    59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60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 關于殷七七的詩詞 描寫殷七七的詩詞 帶有殷七七的詩詞 包含殷七七的古詩詞(1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