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殘火的詩詞(724首)
381
《除夜雜詠》 明·楊循吉
歲除當此夜,灑掃事匆匆。
井上皆封草,門前盡畫弓。
祠堂神影掛,客座佛筵崇。
撒豆祈兒疾,存炊忌釜空。
383
《屠緯真挽詞二首》 明·袁時選
眼前泡影總堪傷,佞佛祈仙亦渺茫。
嘯館未殘經宿火,夜臺先度五更霜。
優曇證偈驚秋早,鶴馭傳書恨海長。
從此英雄俱撒手,寢門一哭淚千行。
¤
385
《乙巳元日》 明·張率
四門擊柝罷寒更,淮水淮山欲曙城。
柏子添香延宿火,梅花吹角送春聲。
大星賓日光芒定,殘雪兼霜物候明。
故國親朋俱獻歲,異鄉魚鳥獨關情。
386
《送史明古過訪還吳江》 未知·張寧
一燈新火映鄰扉,話盡殘更未解衣。
元亮老嗟蕪業改,無功生怯醉鄉非。
天孤遠雁和云斷,風急春潮帶雨飛。
暫爾相逢便相別,只應清夢送君歸。
387
《武陵春曉曲》 明·張天英
武陵春曉花冥冥,漁歌蘭枻搖殘星。
溪涵山氣綠如酒,幽禽啼破松煙青。
天上時聞鳳凰曲,金門飛夢人初醒。
長嘯銀臺月將落,空翠著衣香霧薄。
389
《月下夜行》 明·張宇初
官舸宵征上,丹衷切帝畿。
水寒霜逼枕,江靜月侵衣。
微火村墟僻,殘煙網罟稀。
山林衰倦久,鷗鷺愜忘機。
391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392
《春曉望闕》 明·鄭琰
魚藻門前曉角殘,月斜幹鵲露華溥。
金輿欲動宣宮使,銀鎖初開擁侍官。
遼左羽書東海沸,秦京烽火隴云寒。
漢庭何日無封事,不許書生策治安。
394
《夜坐》 明·朱靜庵
吳蠶初出悄無眠,數盡更籌覺暮寒。
柳色弄陰春已暝,角聲吹月夜將闌。
金爐火冷沉煙細,羅幌風生蠟炬殘。
獨坐空庭望銀漢,碧天如水露漙漙。
395
《登樓懷古》 明·朱銓鑠
大火西流漸屬金,登樓懷古獨傷心。
秦城已廢烽煙息,晉嶺空高草木深。
落日鴉聲依遠樹,殘更螢點聚疏林。
英雄回首皆黃土,獨有寒云鎖暮岑。
396
《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 宋·蘇軾
南來不覺歲崢嶸,坐撥寒灰聽雨聲。
遮眼文書元不讀,伴人燈火亦多情。
嗟予潦倒無歸日,今蹉跎已半生。
免使韓公悲世事,白頭還對短燈檠。
398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宋·蘇軾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399
《游徑山》 宋·蘇軾
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登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萬古蛟龍淵。
道人天眼識王氣,結茅宴坐荒山巔。
* 關于殘火的詩詞 描寫殘火的詩詞 帶有殘火的詩詞 包含殘火的古詩詞(7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