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死臣的詩詞(662首)
601
《尚方劍》 明·李東陽
中書勢重儒臣輕,天下善類皆為朋。
漢家賢傅生負氣,死不再逢刀筆吏。
君王奮怒威莫當,宮掖才容免冠地。
漢家佞臣多戴頭,借劍不報蕭公仇,當時只問安昌侯。
602
《漢壽侯》 明·李東陽
身不可留臣有主,老瞞不追猶有度。
生縛虎,死猶怒。
髯如虬,眼如炬。
吁嗟漢乎天不祚,有馬不踐中原土,侯身雖亡神萬古。
603
《睢陽嘆》 明·李東陽
將軍有齒嚼欲碎,將軍有眥血成淚。
生為將星死為厲,盡是山川不平氣。
二人同心金不利,天與一城為國蔽。
強兵坐擁瞋相視,孝子忠臣竟誰是。
千載功名亦天意,君不見河南節度三日至。
604
《司農笏》 明·李東陽
司農手中無寸鐵,奪笏擊賊賊腦裂。
賊未死氣雖已折,奉天天子雙淚橫。
十年棄卿真負卿,臣身區區勞記憶。
平原太守曾未識。
605
《問中使》 明·李東陽
問中使,幾日發,長安老臣當死。
死不難,中使答,言從大梁至,大梁賊耳。
胡稱使,君不見,吐蕃使者中道亡。
相臣節度死鳳翔,老奸有貌幸不揚。
三年飽食居廟堂,澧州客死非人殃。
606
《千金贈》 明·李東陽
相門深深夜不扃,百年恩重千金輕。
二人辭受本同情,君王但賞辭金名。
嗚呼!一檜死,一檜生。
君王孤立臣為朋,誰哉更問胡邦衡。
607
《濟陽怨》 明·李東陽
宮中快行過巷門,巷中皇子心如焚。
相臣引入舊班里,我胡為猶在此?殿頭燭影坐者誰?殿帥
捽頭聽詔詞。
君為臣,臣就國,父子幽明不相白。
湖州義兵翻作殃,身死猶貽諫官謫。
濟陽冤,冤不極。
608
《金大將》 明·李東陽
汝何官?金大將。
汝何名?陳和尚。
好男子,明白死。
生金人,死金鬼。
脛可折,吻可裂,七尺身軀一腔血。
金人憤泣元人夸,爭愿再生來我家。
吁嗟乎!衣冠左衽尚不恥,夷狄之臣乃如此。
609
《花將軍歌》 明·李東陽
花將軍,身長八尺勇絕倫,從龍渡江江水渾。
提劍躍馬走平陸,敵兵不能逼,主將不敢瞋。
殺人如麻滿川谷,遍體無一刀槍痕。
太平城中三千人,楚賊十萬勢欲吞。
610
《平陰武愍王挽詩》 明·李東陽
漢家天子親出師,旌旗如山令不發。
將軍意氣如蜚熊,腰間寶劍雙白虹。
長戈一麾四十萬,六合慘淡多悲風。
胡天冥冥夜飛雪,將軍奮呼山石裂。
611
《厓山大忠祠(二首)》 明·李東陽
國亡不廢君臣義,莫道祥興是靖康。
奔走恥隨燕道路,死生惟著宋冠裳。
天南星斗空淪落,水底魚龍欲奮揚。
此恨到今猶不極,厓山東下海茫茫。
¤
612
《章恭毅公挽詩》 明·李東陽
極知天下無難事,聞道先朝有直臣。
萬死不輸三寸舌,一生誰是百年身。
英靈地已歸河岳,遺草天應護鬼神。
欲殉朱云借時劍,九原重斬負恩入。
613
《賦瑪瑙笛》 宋·孔武仲
羌兒吹笛作龍吟,中有太古之純音。
伊人已死笛仍在,千古月明江水深。
誰知巧匠尋山谷,蹙踏溪云采明玉。
云谷之竹色黯黯,淺紫輕紅花映雨。
614
《龜石》 宋·孔武仲
平川洶洶經南國,匹練橫托半天碧。
洪瀾巨浪之中央,忽見頹嵬太古石。
此石由來幾許時,混元一氣初開辟。
神功割破混沌胎,劃落半空隨霹靂。
615
《平陽嘆》 宋·孔武仲
壞云如山壓齊壘,六軍顏色如灰死。
高郎元自解琵琶,萬歲無愁作天子。
伯升何曾上青天,濺血遺痕芳草間。
長城萬里自推仆,駿馬只馱馮小憐。
616
《讀蘇武傳》 宋·陳杰
伸腳踏沙跡,開口吃漢天。
見天不見雪,況辨雪與氈。
環觀不敢殺,謂是不死仙。
漢庭方求不死該,方士取露和玉屑,何如老臣氈夾雪。
617
《大窖齧旃》 宋·陳杰
伸腳踏胡地,開口吃漢天。
見天不見雪,況辨雪與旃。
胡人不敢殺,謂是不死仙。
漢庭方求不死訣,方士取露和玉屑,何如老臣旃夾雪。
618
《讀史偶題》 宋·陳宓
長孺濮陽人,十世士于衛。
矯制發倉廩,河內被恩霈。
辭令守東海,臥閣動經歲。
田蚡與衛青,未嘗屈其貴。
619
《檄中原》 宋·陳宓
大哉我宋得天下,仁比三代澤過之。
太祖太宗貽典則,真宗仁考父母慈。
熙豐足國振百度,要使宇內無蠻夷。
哲宗元佑建皇極,敬用賢哲如蓍龜。
620
《夫差伍員》 宋·陳普
載籍幾千年,相踵興亡跡。
何國非自取,一一有來歷。
亡必以失道,與必以有德。
有德無不興,不在防寇賊。
* 關于死臣的詩詞 描寫死臣的詩詞 帶有死臣的詩詞 包含死臣的古詩詞(6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