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死者的詩詞(1270首)
641
《三元里》 清·張維屏
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
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
家室田廬須保衛,不待鼓聲群作氣,婦女齊心亦健兒,犁鋤在手皆兵器。
642
《三將軍歌并序》 清·張維屏
三將軍,一姓葛,兩姓陳,捐軀報國皆忠臣。
英夷犯粵寇氛惡,將軍奉檄守沙角。
奮前擊賊賊稍卻,公奮無如兵力弱。
兇徒蜂擁向公撲,短兵相接亂刀落。
643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644
《六詠詩》 明·憨山大師
心金翅鳥命終,骨肉盡消散。
唯有心不化,圓明光燦爛。
龍王取為珠,照破諸黑暗。
轉輪得如意,能救一切難。
648
《土兵行》 明·李夢陽
豫章城樓饑啄烏,黃狐跳踉追赤狐。
北風北來江怒涌,土兵攫人人叫呼。
城外之民徙城內,塵埃不見章江途。
花裙蠻奴逐婦女,白奪釵環換酒沽。
649
《朝飲馬送陳子出塞》 明·李夢陽
朝飲馬,夕飲馬,水咸草枯馬不食,行人痛哭長城下。
城邊白骨借問誰?云是今年筑城者。
但道辭家別六親,寧知九死無還身。
不惜身為城下土,所恨功成賞別人。
650
《李家娘》 清·吳嘉紀
城中山白死人骨,城外水赤死人血。
殺人一百四十萬,新城舊城內有幾人活?
妻方對鏡,夫已墮首;腥刀入鞘,紅顏隨走。
西家女,東家婦,如花李家娘,亦落強梁手。
651
《苦寒行》 唐·喬知之
胡天夜清迥,孤云獨飄飏。
遙裔出雁關,逶迤含晶光。
陰陵久裴回,幽都無多陽。
初寒凍巨海,殺氣流大荒。
652
《以水石菖蒲贈谷堂孫漕》 唐·徐珩
菖蒲體柔弱,孤生幽澗傍。
潤深水不滋,短葉疏而黃。
物亦有不幸,仁者為悲傷。
愿因水石間,移值近窗光。
探丸起九死,焦卷復翠長。
草木固無知,此心未能忘。
653
《答寄堯夫先生》 宋·韓絳
君子志於道,出處非一端。
伊尹負鼎俎,顏淵東瓢簞。
斯自理適當,匪緣情所安。
超然達者致,邈矣誰可攀。
655
《冰韻端夫聞江北水磨》 宋·鄒浩
萬事根本安裝難明,聲之所發由聲聲。
不有智者抉其□,直如寶劍埋豐城。
風生風濟孰噓吸,制作解成琴與箏。
矧茲江漢瀉荊楚,含桃初熟飛流鶯。
656
《雜興》 宋·李新
燔肉茍不至,何暇稅冕行。
一日廢禮經,不如無此生。
相鼠知拱手,寒暑不變更。
威儀特文具,衽席為亂萌。
蔑知圣人意,但以口舌爭。
如彼為肉者,死即五鼎烹。
657
《張求》 宋·唐庚
張求一老兵,著帽如破斗。
賣卜益昌市,性命寄杯酒。
騎馬好事久,金錢投甕牗。
一語不假借,意自有臧否。
658
《遣懷五首寄致道》 宋·謝直
時命各有遇,何言富與貧。
有來疾雷電,決去微埃塵。
坐令區區者,社此為鬼神。
既有得失患,自忘情性真。
所以首陽山,昔有餓死人。
* 關于死者的詩詞 描寫死者的詩詞 帶有死者的詩詞 包含死者的古詩詞(12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