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武藝的詩詞(85首)
43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45
《草書歌》 明·朱瞻基
草書所自何所授,初變楷法為章奏。
當時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張伯英。
三人真跡已罕見,后來繼之有羲獻。
筆端變化妙入神,逸態雄姿看勁健。
46
《次韻元厚之平戎慶捷》 宋·王安石
朝廷今日四夷功,先以招懷後殪戎。
胡地馬牛歸隴底,漢人煙火起湟中。
投戈更講諸儒藝,免胄爭趨上將風。
文武佐時慚吉甫,宣王征伐自膚公。
47
《曾子固哀詞》 宋·秦觀
皇受命而熙洽兮,實千祀而一時。
協氣郁而四塞兮,與盛德其俱升。
麟鳳出而帝午兮,猶氤氳而扶輿。
篤生我公兮,以文章為世師。
48
《贈天啟友弟》 宋·張耒
桑弧蓬矢射四方,嬰孩立志長可忘。
莫學兒女漫弄芳,豪氣當視交河郎。
邊城入望千里長,臂鞴時架角鷹蒼。
搏捷仍放韓盧狂,麕鶉日暮隨登堂。
49
《下帷齋》 宋·周邦彥
官事如拔毛,小稀還復稠。
一鼠未易盡,況欲禿九牛。
唯應理簽軸,偷暇尋孔周。
維南有頹構,疇昔賓射侯。
50
《姑蘇雜詠 言公井》 明·高啟
寥寥武城宰,遺井虞山陰。
千載汲未竭,九仞功應深。
藝囿自可灌,道源誰復尋。
弦歌聽已歇,瓶綆看還沉。
無為渫弗食,惻惻起嘆音。
一瓢樂未改,庶幾回也心。
51
《贈楊滎陽》 明·高啟
嘉陵美山水,亦復富文彥。
楊君產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藝林選。
客屈稷下談,王邀鄴中宴。
55
《洪景嚴樞密挽詞二首》 宋·周必大
丙制摛文壓縉紳,三吳耀武見經綸。
橋留震澤居無擾,舟濟滄溟捷有神。
宥府嘉猷推乃后,陪都遺愛紀斯民。
多才多藝無多壽,此理憑誰問大鈞。
57
《恭和御制聞喜宴詩》 宋·周必大
圣武將犁老上庭,藝文先選彍中英。
天扶基業生多士,世遇君師集大成。
享備鈞臺同夏啟,果分漢會愧桓榮。
堯言一日周天下,應陋詩人切響聲。
58
《上云樂》 明·劉基
混沌結,玄黃開,人生其中,稱為三才。
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質雖異眾理該。
欲淫物誘滋巧偽,遂使真淳耗?攵玄風頹。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淺短無栽培。
* 關于武藝的詩詞 描寫武藝的詩詞 帶有武藝的詩詞 包含武藝的古詩詞(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