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武夷仙的詩詞(179首)

    61 《題武夷》 宋·李公平

    溪頭借得釣魚船,又向山中覓洞天。
    聞道巖前有遺蛻,神仙飛去二千年。

    62 《熊守子復左史刻九朝宸翰寘于臺學賦詩記之》 宋·林師蒧

    皇天佑宋實歷昌,列圣功德高虞唐。
    萬機余暇不自逸,銀鉤鐵畫揮天章。
    洋洋謨訓揭日月,留心庶事寧少忘。
    當時賜予皆賢杰,至今緹襲為珍藏。

    63 《題武夷山鐘模石》 宋·劉子羽

    誰鑄三鐘欒乳形,不須筍簴自能鳴。
    仙君欲奏賓云曲,只感清霜便發聲。

    64 《題武夷》 宋·馬合麻

    石鼓溪邊渡,門前一葉舟。
    雨滋千壑翠,風動萬巖秋。
    仙去云常在。
    山空水自流,九天煩紫詔,借我此中游。

    65 《游武夷山洞天》 宋·孟晉

    昔聞仙子宅,今幸過琳宮。
    溪曲三三水,山環六六峰。
    翠云升送雨,白鶴舞凌風。
    好影游歸晚,簫聲縹緲中。

    66 《寄題武夷》 宋·聶鐵峰

    秋香扶我過仙家,□大眠云石逕斜。
    九曲溪山閑日月,萬年宮殿老煙霞。
    吟筇尚帶瑤階蘚,渡舫曾撐翠竹沙。
    回首云深何處覓,洞簫吹落碧巖花。

    67 《武夷》 宋·石建見

    拂散征塵曳素袍,小鞍乘興過林皋。
    溪山九曲云煙合,宮闕萬年星斗高。
    天柱插空留鶴駕,仙船橫石待鯨濤。
    玉笙吹徹金雞叫,落盡巖前幾樹桃。

    68 《題武夷》 宋·孫士廉

    翠巖九曲老仙家,玉女峰頭煉紫霞。
    紀海無人來跨鶴,天河有路可乘槎。
    春云細釀幔亭酒,夜雨初煎石鼎茶。
    久矣樵漁懷此志,吹簫閑看碧桃花。

    69 《游武夷》 宋·葉樞

    孤臺起天半,群峰羅崔巍。
    大王挺其間,玉女相因依。
    上攀牛半墟,下窺鷗鷺磯。
    神仙遙可接,靈草正秋肥。

    70 《武夷精舍十詠·鐵笛亭》 宋·袁樞

    當年跨鶴翁,想在云深處。
    鐵笛忽龍吟,萬壑披霾霧。
    遙知發天秘,踏破蒼苔路。
    吹與眾仙聞,來看晚題句。

    71 《武夷精舍十詠·茶灶》 宋·袁樞

    摘茗蛻仙巖,汲水潛虬穴。
    旋然石上灶,輕汎甌中雪。
    清風已生腋,芳味猶在舌。
    何時棹孤舟,來此分余啜。

    72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見說仙人此避秦,愛隨流水一溪云。
    花開花落無尋處,仿佛吹簫月夜聞。

    73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千丈攙天翠壁高,定誰狡獪插遺樵。
    神仙萬里乘風去,更度槎枒個樣橋。

    74 《縱筆》 宋·陸游

    一紙除書到海邊,紫皇賜號武夷仙
    功名敢道渾無意,暫作閑人五百年。

    75 《拜敕口號》 宋·陸游

    黃紙如鴉字,今朝下九天。
    身居鏡湖曲,銜帶武夷仙
    日絕絲毫事,年請百萬錢。
    恭惟優老政,千古照青編。

    76 《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號》 宋·陸游

    剡曲東歸日醉眠,冰銜屢忝武夷仙
    恩如長假容居里,官似分司不限年。
    一扎疏榮馳廄置,兩兒扶拜望云天。
    坐糜半俸猶多媿,月費公朝二萬錢。

    77 《題武夷五首》 宋·白玉蟾

    芳草暗分流水綠,老松剛借遠山青。
    獨拈鐵笛溪頭立,吹與洞中仙子聽。

    78 《題仙槎寄呈王待制》 宋·白玉蟾

    道人身世已盟鷗,便好乘云御氣休。
    何足風波吾一點,盍思舟楫彼迷流。
    從教水擊三千里,別是煙飄十二樓。
    松以碧濤成夜吼,山為翠浪接空浮。

    79 《懷舊居》 宋·楊億

    武夷仙穴近吾廬,斗鴨欄摧菌閣虛。
    千區歲儲妨種橘,百金春事廢觀漁。
    北山煙霧迷歸轍,南陌風塵化客裾。
    堂上金絲應已歇,豈惟蘭菊舊叢疏。

    80 《次韻沈信臣游龍焙》 宋·韓元吉

    武夷仙人厭塵埃,金鞭白馬飛崔嵬。
    丹砂已就不可識,尚有瑤草分靈栽。
    千花剪巧綴密露,秀色不待春風催。
    東溪路入三千里,山如舞鳳連翩來。

    * 關于武夷仙的詩詞 描寫武夷仙的詩詞 帶有武夷仙的詩詞 包含武夷仙的古詩詞(1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