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最佳處,晴氣碧于藍。遠瞻崖壑溪曲,六六與三三。莫問塵生滄海,休嘆鶴歸華表,好景且容探。鐵笛破龍睡,黑雨滿深潭。
東武望馀杭。云海天涯兩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思念
孫氏有吳國,四海未息戈。獵以耀威武,平野萬騎羅。英雄魏與蜀,貔虎一何多。世事異莫究,但見桑麻坡。
訪舊今無幾,惟君昔有連。笑談傾一坐,筆札富諸賢。作惡又數日,從游經二年。勉旃繩祖武,窮達自關天。
校戰出長楊。兵欄入鬬場。置陣橫云起。開營鴈翼張。
吳王昔用武,所樂惟干戈。安知圣人間,祝網解其羅。朝行數田護,暮返論戰多。千載亦何有,柔桑陰滿坡。
只有閑情搜景物,不將客鬢惜流光。京華才子多文會,眾許請詞每擅場。
武節遵時訓,神鑣御素秋。天風掃閶闔,星氣射旄頭。士肅先庚令,民歡載路謳。雷車翻藺石,蝱矢裂熊侯。
場屋追兄弟,閨門詫婦壬。傅家深屬契,為客細論心。何物尉乃勇,所居宜不侵。相期愛蜩甲,突兀看穹林。
辟書朝東來,海上便擬尋蓬萊,坐令斥鹵皆春臺。辟書暮西至,頒春又擬陪千騎,江水江花盡和氣。
十年雙足躪詞場,我亦憐君墜后傷。歷塊敢夸千里俊,乘船翻笑四明狂。扶顛老仆空隨路,學仆嬌兒更倚堂。應似崔家亭下鷺,獨拳秋雨向寒塘。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詩經長詩敘事婦女奴隸
雜虜忽猖狂,無何敢亂常。羽書朝繼入,烽火夜相望。將出兇門勇,兵因死地強。蒙輪皆突騎,按劍盡鷹揚。
端拱復垂裳,長懷御遠方。股肱申教義,戈劍靖要荒。命將綏邊服,雄圖出廟堂。三臺入武帳,八座起文昌。
杪冬嚴殺氣,窮紀送頹光。薄狩三農隙,大閱五戎場。菜田初起燒,蘭野正開防。夾岸虹旗轉,分朋獸罟張。
地方寫景抒懷
魑魅來相問,君何失帝鄉。龍鐘辭北闕,蹭蹬守南荒。覽鏡憐雙鬢,沾衣惜萬行。抱愁那去國,將老更垂裳。
上將發文昌,中軍靜朔方。占星引旌節,擇日拜壇場。禮樂臨軒送,威聲出塞揚。安邊俟帷幄,制勝在巖廊。
圣主重兵權,分符屬大賢。中軍仍執政,丞相復巡邊。翕習戎裝動,張皇廟略宣。朝榮承睿札,野餞轉行旃。
故鄉
自初賓上國,乃到鄒人鄉。曾點與曾子,俱升闕里堂。武皇恢大略,逸翮思寥廓。三居清憲臺,兩拜文昌閣。
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王風委蔓草。
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