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鳴端的詩詞(193首)
161
《飛仙吟送張道士》 宋·白玉蟾
夜騎玉鰲採明月,蘂殿瑤臺寒徹骨。
三十六天不閉門,風吹琪花散飛雪。
簫韶鳴處隊仗多,八萬霓裳歌一闋。
紫皇宴罷駕方出,整衣端簡去朝謁。
162
《贈趙太虛畫竹石》 宋·白玉蟾
竹魂竹魄竹精神,飛落瀟湘淇水瀕。
千竿萬午競青翠,吹風飲露千來春。
先生筆端自風雨,驚起竹魂無著處。
一點水墨化成龍,龍孫飛去鵞溪住。
166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167
《送王知事遷臺架閣》 元·楊維楨
河間王郎后王粲,文采風流發奇干。
十年挾策胄子學,博士先生此鄰縣。
登樓作賦少追騷,六代同風掃糜爛。
孰知王郎氣骨高,聲處箴官執□彈。
168
《閒居》 宋·吳則禮
阿堵安用多,十年著一冠。
且作楚州夢,從人憎鼻鼾。
柴桑閒居詩,讀罷始永嘆。
鶬鹒幾時鳴,眷此春事闌。
169
《良辰》 宋·吳則禮
良辰入奇懷,端欲挽我行。
幽花迎人笑,欣然媚柴荊。
春醪處處佳,姑瀉濁與清。
好鳥何許來,日暮獨一鳴。
171
《娟峰》 宋·陳造
當年金華小家兒,神游九天狹八維。
房陵之山秀而奇,蔚藍一山群山推。
兒肯下顧停軿輜,珠貝作宮瓊門楣。
門前亂石無津涯,一叱轉眼羊萬蹄。
172
《游水陸院》 宋·李流謙
深央毒歊煩,沸鼎游群魚。
金涼念何許,頗欲膏吾車。
行行有佳處,舍南得精廬。
方塘水冷冷,嘉樹陰疎疎。
174
《清平閣》 宋·虞儔
律身端合勵冰清,蒞政尤須稱物平。
知是夫君深寓意,雅宜斯閣遂安名。
池幽自足龜魚樂,林靜休教蟲鳥鳴。
況復官間州似斗,不妨時此濯塵纓。
176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177
《梁運判生日》 宋·魏了翁
有歌不必歌吳趨,有舞不用陳巴渝。
試聽天下紫云曲,著意自與人間殊。
益州刺史梁大夫,高冠長佩鳴清都。
秋原方集迎車雉,春風欲送升平烏。
* 關于此鳴端的詩詞 描寫此鳴端的詩詞 帶有此鳴端的詩詞 包含此鳴端的古詩詞(1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