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此際的詩詞(1094首)

    241 《傷心詩》 清·錢秉鐙

    著眼空花一刻徂,蒼天何意奪童烏?
    玉臺已碎懷中鏡,明月還沉掌上珠。
    早信靈氛逃大劫,難將因果問浮屠。
    平生兒女鐘情甚,此際黃泉舐犢無?

    242 《別余司法》 宋·李時可

    欲別愁如結,來時眉便開。
    相逢兩無事,且盡十分杯。
    明月今宵共,春風幾日回。
    梅花發墻角,此際望君來。

    243 《題馬遠畫梅四幅》 宋·楊娃

    重重疊疊染緗黃,此際春光已半芳。
    開處不禁風日暖,亂飛晴雪點衣裳。

    244 《論語絕句一百首》 宋·張九成

    於時舍瑟方鏗爾,豈意吾師亦喟然。
    此際風流入不識,只應瀟灑得心傳。

    245 《慶侍郎》 宋·趙孟僖

    渭川此際載非熊,紫詔行頒玉殿樂。
    正好促裝趨北闕,元正端的拜三公。

    246 《登張舉之書樓》 明·戴冠

    樓促高城起,登臨送目新。
    三年為客地,萬里故園春。
    江樹迷歸鳥,山花擁戰塵。
    莫令王粲在,此際更傷神。

    247 《玄宮除夕》 明·黃克晦

    寒色蒼蒼落日斜,空庭獨立數歸鴉。
    石人此際方無淚,羽客今宵亦有家。
    已判離愁消竹葉,誰堪詩句頌椒花。
    明朝攬鏡休憐色,未入新年鬢已華。

    248 《草橋即席寄以騰》 明·靳學顏

    舊國春深草似煙,年年此際對離筵。
    才聞柳外歌三疊,已識尊前路五千。
    劍閣啼猿梅雨夜,錦江駐馬麥秋天。
    從今莫問西來雁,縱有風翰不到川。

    249 《西圃》 明·潘氏

    依依楊柳映蒼苔,滿樹桃花映日開。
    不知燕子棲何處,此際東風依舊回。

    250 《送裴二還家》 明·商家梅

    自然畏秋色,豈可視歸人。
    此際猶家信,何時非客身。
    淡云行水次,寒月過江津。
    囑爾無他事,為余慰老親。

    251 《送淵上人》 明·孫寧

    遠公無定跡,心與白云閑。
    瓶錫春風里,帆檣暮雨間。
    鳥啼臨水樹,猿響隔溪山。
    此際隨緣去,家林幾日還。

    252 《寄吳社二三詩僧》 明·王醇

    花壇仙梵畢,拂石坐秋吟。
    語到新方止,思于靜始沉。
    江煙寒入寺,野吹夕疏林。
    此際傷離急,云山落遠心。

    253 《和石田翁落花詩(七首)》 明·王建極

    翻紅墜素兩悠悠,王謝門前古陌頭。
    鎮日縈懷驚驟雨,一時和淚逐東流。
    鶯將春色侵棋局,魚襯寒香上釣鉤。
    此際有人披繡闥,斂眉無語獨含愁。
    ¤

    254 《過吳仲穆》 明·雪浪法師

    入郭門通水,君家水映門。
    里中高士臥,河上丈人尊。
    不請月當戶,自生花滿園。
    豆蓬時散影,此際共誰言?

    255 《病起》 明·楊宛

    是事與心違,經旬未啟扉。
    閑花隨逝水,弱柳蕩晴輝。
    燕子差簾箔,魚兒長釣磯。
    年年當此際,病起怯春衣。

    256 《小覺》 明·尹伸

    秋蟲唧唧夜初長,斗帳猶疑燈燭光。
    二豎苦爭閑日月,百年誰共好林塘。
    松濤挾雨瓦聲冷,瓶水儲花幽夢香。
    此際關心竟何事,五經全未入巾箱。

    257 《秦淮別怨詩贈期蓮生》 明·鄭如英

    秦淮二月新柳黃,折柳貽人人斷腸。
    可憐裊裊秦淮柳,今朝又上離人手。
    離人手把柔條看,柔腸低拂紫騮鞍。
    紫騮欲嘶人落淚,誰當此際猶能醉。

    258 《病中別禹錫于藤谿》 明·周青霞

    寒林落日倚枯藤,淚灑清溪紅欲冰。
    此際與君為別去,好尋松柏到西陵。

    259 《失調名》 宋·蘇軾

    拼沈醉、金荷須滿。
    怕年年此際,催歸禁篽,侍黃柑宴。

    260 《漁家傲·道德文章傳幾世》 宋·辛棄疾

    道德文章傳幾世。
    到君合上三臺位。
    自是君家門戶事。
    此際
    鬼山正抱西江水。
    三萬六千排日醉。
    鬢毛只恁青青地。
    江里石頭爭獻瑞。
    分明是。
    中間有個長生字。

    * 關于此際的詩詞 描寫此際的詩詞 帶有此際的詩詞 包含此際的古詩詞(10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