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邊的詩詞(2846首)
143
《雜曲歌辭·楊柳枝》 唐·薛能
華清高樹出離宮,南陌柔條帶暖風。
誰風輕陰是良夜,瀑泉聲畔月明中。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
閑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146
《詠史》 唐·張九齡
大德始無頗,中智是所是。
居然已不一,況乃務相詭。
小道致泥難,巧言因萋毀。
穰侯或見遲,蘇生得陰揣。
147
《折楊柳》 唐·張九齡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遲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鬢老邊塵。
149
《奉和圣制經河上公廟》 唐·張九齡
昔者河邊叟,誰知隱與仙。
姓名終不識,章句此空傳。
跡為坐忘晦,言猶強著詮。
精靈竟何所,祠宇獨依然。
道在紆宸眷,風行動睿篇。
從茲化天下,清凈復何先。
152
《龍門應制》 唐·宋之問
宿雨霽氛埃,流云度城闕。
河堤柳新翠,苑樹花先發。
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臺映幾重。
群公拂霧朝翔鳳,天子乘春幸鑿龍。
應制詩
153
《游禹穴回出若邪》 唐·宋之問
禹穴今朝到,邪溪此路通。
著書聞太史,煉藥有仙翁。
鶴往籠猶掛,龍飛劍已空。
石帆搖海上,天鏡落湖中。
水低寒云白,山邊墜葉紅。
歸舟何慮晚,日暮使樵風。
157
《九月九日望蜀臺》 唐·蘇颋
蜀王望蜀舊臺前,九日分明見一川。
北料鄉關方自此,南辭城郭復依然。
青松系馬攢巖畔,黃菊留人籍道邊。
自昔登臨湮滅盡,獨聞忠孝兩能傳。
158
《奉和圣制經河上公廟應制》 唐·蘇颋
河流無日夜,河上有神仙。
輦路曾經此,壇場即宛然。
下疑成洞穴,高若在空煙。
善物遺方外,和光繞道邊。
事因周史得,言與漢王傳。
喜屬膺期圣,邦家業又玄。
160
《奉和圣制龍池篇》 唐·蔡孚
帝宅王家大道邊,神馬潛龍涌圣泉。
昔日昔時經此地,看來看去漸成川。
歌臺舞榭宜正月,柳岸梅洲勝往年。
莫疑波上春云少,只為從龍直上天。
* 關于此邊的詩詞 描寫此邊的詩詞 帶有此邊的詩詞 包含此邊的古詩詞(28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