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扶攜綠發迎,今為何日自歡聲。任供觴豆人情便,存古門庭俗眼驚。壽語相期滋我愧,醉吟多感有兒賡。但令里曲皆知孝,此酒何如考叔羹。
休將心事問西鄰,原憲長貧豈是貧。黃葉落邊迷去路,白云飛處倍思親。世間那得埋金者,原上空慚負土人。苦語只堪吾與汝,倚廬抱恨此情均。
宴娛賓,謂之撇雪會。去冬無雪,今歲初白如此,燈下喜賦此詞,錄奉達夫,且應撇雪故事,為一觴之侑也小窗遙夜失冬嚴。覺春添。卷疏簾。
春過新煙能有幾,愁生飛絮轉難禁。可憐衰白隨年少,愛看殘紅到夜深。一輩衣冠方事事,故園松竹已陰陰。明年此會知誰共,雁蕩山前寄好音。
不而繁桃俗杏栽,詩懷端為此花開。自緣祗結冰坷侶,花底渾無欲駕來。
冬春餓骨委寒波,宿麥離離奈爾何。此日一餐雖志喜,愧無膏澤汗顏多。
魚固人所欲,痰飲常忌此。茲晨一杯羹,食之乃大美。漁者包裹來,樂與我為市。兒輩問何故,秤平不虧爾。
秋蟲不用喙,動羽哀更清。夜長不肯默,我眠渠自鳴。我則異於是,鼻息為雷聲。止作不以力,大音自天成。鼻吼耳不知,此樂尤難名。
西山仍復踞西臺,石逕嵚崎此日開。竹杖相邀七八客,芳樽時釂兩三杯。瀑懸巖腹如飛雨,石轉山腰若隱雷。敬侍慈顏供一笑,陂陀坐穩興悠哉。
玄都五府風塵絕,碧海三山波浪深。桃實千年非易待,桑田一變已難尋。別有仙居對三市,金闕銀宮相向起。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謝病始告歸,依依入桑梓。家人皆佇立,相候衡門里。時輩皆長年,成人舊童子。上堂嘉慶畢,顧與姻親齒。
獨飲灞上亭,寒山青門外。長云驟落日,桑棗寂已晦。古人驅馳者,宿此凡幾代。佐邑由東南,豈不知進退。
吾昔與爾輩,讀書常閉門。未嘗冒湍險,豈顧垂堂言。自此歷江湖,辛勤難具論。往來行旅弊,開鑿禹功存。
議論
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唐詩三百首送別感傷
十月河洲時,一看有歸思。風飆生慘烈,雨雪暗天地。我輩今胡為?浩哉迷所至。緬懷當途者,濟濟居聲位。
邊塞寫景抒情諷刺憤懣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詠懷憂國憂民
武功少也孤,徒步客徐兗。讀書東岳中,十載考墳典。時下萊蕪郭,忍饑浮云巘.負米晚為身,每食臉必泫。夜字照爇薪,垢衣生碧蘚。
人生無賢愚,飄飖若埃塵。自非得神仙,誰免危其身。與子俱白頭,役役常苦辛。雖為尚書郎,不及村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