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貌的詩詞(371首)
264
《讀平險銘寄李漢老》 宋·劉子翚
官侯鑿平劍浦灘,游子不歌行路難。
李公作銘垂不刊,峻峰激流生筆端。
斯文豈但夸雄觀,寓理之奧開聾眢。
惟人性天同廣胖,橫目立見分庭壇。
265
《吳道子華清宮圖》 宋·朱翌
霜清十月天無風,行宮縹緲祥云中。
重重繡嶺光相通,莊嚴具足無遺功。
泉鳴三湯春蒙蒙,合歡皂莢雙垂紅。
人間塵垢一洗空,玉聲璆然出房櫳。
266
《題高郵何將軍老山圖》 元·楊維楨
何家將軍多愛山,以小比老尤堅頑。
青山面目元不老,將軍卻笑須眉斑。
昆侖何時鰲背裂,將軍氣高嵩華絕。
小夫移山良自愚,將軍一怒天柱折。
267
《題群龍圖》 明·劉基
世間萬類皆可睹,茫昧獨有鬼與龍。
此圖畫龍二十四,狀貌詭譎各不同。
得非物產有異種,或曰神變無常蹤。
一龍揵尾欲上水,足爪猶在奫中。
268
《聽蛙》 明·劉基
繞舍荒池底且,蟄蛙齊候鳴雷社。
已知地氣上如炊,更覺石泉流若瀉。
舉頭玉燭煥陽明,?曷足汗泥悲土苴。
半夜條風入綺窗,清晨細雨霏檐瓦。
269
《招隱(五首)》 明·劉基
流水千百折,白云三四峰。
上有噴壑泉,下有凌霜松。
中有一老人,坐嘯巖間風。
素發垂兩肩,朱顏映青瞳。
270
《題錢舜舉馬圖》 明·劉基
吳興公子雅好奇,欲把丹青競天巧。
花蜂柳鶯看已足,貌得驊騮圖更好。
浪花滿身蹄削諲,兩耳抽出春筍尖。
風鬃欲拂九霄霧,隅目似掛高秋蟾。
277
《五士游岳麓圖》 宋·張栻
閉門六月汗如雨,出門褦襶紛塵土。
文書堆案曲肱臥,夢逐征鴻過前浦。
西山突兀不可忘,勇往政須求快睹。
朝暾未升起微風,中流吚啞挾鳴櫓。
279
《再次韻張簿》 宋·陳造
生世詩作癖,頗坐艱局病。
當前成風手,每來難塞請。
后身羽鑿齒,名儷乃公盛。
新詩再出奇,后出尤雅正。
280
《石氏畫苑》 宋·陳師道
卒行無好步,事忙不草書。
能事不促迫,快手多麤疏。
加看荷葦槲葉扇,崔家仲叔三人俱。
掃除事物費歲月,收定神氣忘形軀。
* 關于此貌的詩詞 描寫此貌的詩詞 帶有此貌的詩詞 包含此貌的古詩詞(37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