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藝的詩詞(269首)
202
《送彥威侄赴類省試》 宋·程公許
吾兄仙去幾何年,情未能忘一線傳。
想見幽明參勇決,正須行藝兩渾全。
世科從此傳燈廣,親黨同時奏凱旋。
孝友令巷天所佑,修途萬里稱加鞭。
203
《徽宗皇帝秋賦御書贊》 宋·岳珂
帝宣和之太平兮,忻朝野之多娛。
偉楚臣之托辭兮,侈肆筆之特書。
猗百工之精能兮,璨玳軸而金朱。
宛百年其如砥兮,方日卷而霞舍。
206
《米元章書簡帖贊》 宋·岳珂
論書自晉始,蓋因其風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羽尚之篤而溺之于專。
維唐設科,身判書言。
作成自初,歐褚爭先,
208
《劉無言餉茶帖贊》 宋·岳珂
筆勢之偉,筆意之詣,筆法之粹,是三者固定足以名家而無愧矣。
於虖,佑陵天縱八體,公蒙識拔,獨在初歲,亦宜有此具美也。
寶此幅紙,以見太平之游藝,惟秘閣是親。
210
《哭小侄梅老》 宋·蘇泂
我初養柏兒,年紀三十四。
穎季得梅老,歲數適我類。
而梅生不凡,頭骨甚磽異。
見之懷抱中,宛有成人器。
211
《春日懷詹梁》 宋·蘇泂
陳雷箭去不遺鏃,后世人情手翻覆。
我生二十少知己,更覺恩怨生骨肉。
塵沙蹤跡窘吳越,波浪奔馳走巴蜀。
癡年自長習藝能,如兔之角礙人目。
214
《再用觀入試韻》 宋·李昴英
涵育累朝士興起,薄海弦歌爭教子。
籯金世守韋一經,俎豆少成孟三徙。
盡從科舉梯進取,鶴發望深門日倚。
藝先驅德后已非古,心術乖違徒口耳。
216
《挽張正甫二首》 宋·陳著
河汾坐下舊諸生,拔穎叢中學早成。
公相品題文藝價,鄉人辟易義風情。
本來云雨蛟龍志,老去山林猿鶴盟。
桂子不須墳上落,此君原自不爭名。
217
《贈王生》 宋·姚勉
三年刻楮多苦心,不龜手方只百金。
近來自笑巧成拙,舍去二藝趨雞林。
文章小巧蟲雕刻,大巧天機五云色。
單傳此印到人間,君亦當成近朱赤。
219
《題桃源圖》 宋·胡仲弓
桃溪春水綠如苔,溪上紅桃夾岸開。
乳燕掠將芳草去,子魚銜出落花來。
田中黍稷隨時藝,雨后桑麻繞舍栽。
此日逢人休問語,生涯聞已半蒿萊。
220
《贈溧水楊老》 宋·仇遠
浙間筆工麻粟多,精藝惟數馮應科。
吳升姚愷已難得,陸震楊鼎肩相摩。
我游金淵飯不足,破硯生苔塵滿目。
毛錐自笑不中書,白發紛紛老而禿。
* 關于此藝的詩詞 描寫此藝的詩詞 帶有此藝的詩詞 包含此藝的古詩詞(2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