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此致的詩詞(1288首)

    841 《戲聯食(潺氵換魚)體取其骨糜肉之化義》 宋·白玉蟾

    何其秀且明,而況清以美。
    不醉將如何,無吟詎自己。
    凡與共此者,但須行樂耳。
    無意固必我,可久速仕止。

    842 《戲聯食{魚孱}體取其骨糜肉之化義》 宋·白玉蟾

    何其秀且明,而況清以美。
    不醉將如何,無吟詎自己。
    凡與共此者,但須行樂耳。
    無意固必我,可久速仕止。

    843 《秋懷三十六首》 宋·邵雍

    黃黍秋正熟,黃雞秋正肥。
    此物劇易致,古人多重之。
    可以迓賓友,可以奉親闈。
    有褐能卒歲,此外何足為。

    844 《重游洛川》 宋·邵雍

    買石尚饒云,買山當從水。
    云可致無心,水能為鑒止。
    性以無心明,情由鑒止已。
    二者不可失,出彼而入此。

    845 《詩書吟》 宋·邵雍

    畫筆善狀物,長于運丹青。
    丹青人巧思,萬物無遁形。
    詩畫善狀物,長于運丹誠。
    丹誠入秀句,萬物無遁情。

    846 《和東坡先生梅花三首》 宋·晁補之

    梅花落盡上饒村,腸斷子規啼月魂。
    慰人獨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
    坐壚環甕不舉首,浮花浪蕊空滿園。
    海山有客心似水,揮麈自散炎洲溫。

    847 《同楊希仲吳子進李希孝張景良北關納涼晚過大》 宋·晁補之

    君不見少陵翁,昔時亦厭在泥滓。
    青鞋布襪翁自喜,上關流水入城來。
    青蘋之末風未已,駕言出游我無酒。
    張侯為致尊中旨,可憐筑室寧封池。

    848 《復用前韻答明略并呈魯直》 宋·晁補之

    廖君憤世談刺口,人言寧食蔥三斗。
    軒然齃鼻頤隱肩,日日醉市驅驢還。
    我初目病視彷佛,望君有異大人間。
    新豐兩行惜不上,竹林風來虛自賞。

    849 《贈麻田山人吳子野》 宋·晁補之

    汶陽我昔見蘇李,人言吳子歸未幾。
    長嘯春風大澤西,卻望麻田山萬里。
    不逢鄭老溪上箭,欲致朱公路傍米。
    今年窮巷絲生發,馬尾吹風化衣袷。

    850 《欲求閑局理舊學作一》 宋·晁補之

    莫求致仕且分司,此等劉伶笑婦兒。
    投老寸陰如寸玉,從君了事只名癡。

    851 《秋氣凜然庭木將墜道謙上人有南征之役賦詩祖》 宋·寇準

    洪府多佳致,師今欲此行。
    寒山連楚遠,白浪浸吳平。
    煙雨經秋迥,霜鴻入夜鳴。
    到時春未暮,閑聽鷓鴣聲。

    852 《出都寄二蘇》 宋·毛滂

    近年好語開蹙額,廊廟主人還稷契。
    諸葛亮公彙進民所懷,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隨類舉皆可觀,

    853 《留別邵公言》 宋·毛滂

    公言雅知我,良勝我自知。
    往年得為僚,稅駕清江湄。
    覺君有勝致真率仍天資。
    定交傾蓋間,

    854 《上曾樞密》 宋·毛滂

    燕齊日暮客不旭,新豐主人豈相知。
    不須買絲繡平原,不用黃金鑄子期。
    會當酸鹹有同好,主簿且須歸祭灶。
    請見臨川太尉公,此語難為俗人道。

    855 《曹使君置酒石橋山用肉字韻作詩見招不果往復》 宋·毛滂

    玻璃瓶中新壓玉,趨膾腥唇脯麟肉。
    紫絲步障破煙霏,飴鼎灼炊千蠟燭。
    山英餼公卻薄相,木蘭墜露和秋菊。
    此公骨秀氣欲仙,石室名深三十六。

    856 《盛暑謁劉公達》 宋·毛滂

    伏金避老火,遁日乾商霖。
    天地豈不寬,八荒一釜鬵。
    此身沍寒鄉,骨冷勢陸沉。
    忽疑同然灰,終得空汗襟。

    857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 宋·蘇轍

    諸妄不可賴,所賴惟一真。
    內欲求性命,油然反清淳。
    外將應物化,致一常日新。
    商於四父老,攜手初逃秦。

    858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虜帳》 宋·蘇轍

    虜帳冬住沙陀中,索羊織葦稱行宮。
    従官星散依冢阜,氈廬窟室欺霜風。
    舂粱煮雪安得飽,擊兔射鹿夸強雄。
    朝廷經略窮海宇,歲遺繒絮消頑兇。

    859 《王維吳道子畫》 宋·蘇轍

    吾觀天地間,萬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輪,乃知讀文字。
    我非畫中師,偶亦識畫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860 《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三王維吳道子畫》 宋·蘇轍

    吾觀天地間,萬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輪,乃知讀文字。
    我非畫中師,偶亦識畫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 關于此致的詩詞 描寫此致的詩詞 帶有此致的詩詞 包含此致的古詩詞(12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