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此端的詩詞(1872首)

    161 《謝潘端叔惠紅梅》 宋·樓鑰

    坡翁著意賦三詩,謾說穠香已透肌。
    若見此花應絕倒,惜君生晚不逢時。

    162 《謝潘端叔惠紅梅》 宋·樓鑰

    詩老為花空自忙,想應未識此奇芳。
    青枝綠葉何須辨,桃杏安能如許香。

    163 《謝潘端叔惠紅梅》 宋·樓鑰

    縞裙練帨玉為肌,誰點微頳向北枝。
    若使羅虬見顏色,定須將此比紅兒。

    164 《寄題汪端明墳庵真如軒》 宋·樓鑰

    山藏佳處竹藏廬,見說離家百里余。
    已矣空求真學士,傷哉閒殺老尚書。
    后生自恨登門晚,壯歲寧忘跪履初。
    悵望九京那可作,此心徒切慕相如。

    165 《端午日用韻》 宋·虞儔

    今朝端午懶吟詩,此意兒曹莫遣知。
    萱草著花空有恨,菖蒲稱壽永無時。
    遠途日暮休回首,近事風傳只皺眉。
    角黍堆盤何處奠,沉湘千古使人悲。

    166 《端峰往還三首》 宋·趙蕃

    蹔住已積日,此生知幾來。
    歛容看天矯,側足避崔嵬。
    隨意從登降,無心計挽推。
    云寒易成晚,家近故須回。

    167 《次韻潘端叔送行二首》 宋·趙蕃

    君公隱牛儈,文休食馬磨。
    身則困空乏,道為如切磋。
    昧者不如此,輕受鄭灼唾。
    遑乎欲奚為,況覓陽春和。

    168 《茂德行亟不及作昭禮書姑此問訊》 宋·趙蕃

    憶昔相從初,二十有三年。
    別日更莫紀,少壯成華顛。
    中間何不有,匪但歲月遷。
    幾尋長安居,莫訪新市船。

    169 《石田渡口待潘文叔去歲亦嘗于此待端叔》 宋·趙蕃

    野店當溪靜,荒園得日寬。
    頻因候客至,并此把詩看。
    肯寄山中信,如今世上難。
    卻忘相見后,勞苦雜悲酸。

    170 《新月甚佳方思明叔乃忽見過作此詩》 宋·趙蕃

    出戶江山好,入門風月新。
    荒涼如宅舍,窘束是官身。
    念子豈為遠,能來端可人。
    笑談殊未了,催去阻重闉。

    171 《端午思遠樓小集》 宋·葉適

    憑高難為觀,樓居勢盡傾。
    思遠地不遠,空復生遐情。
    上惟山繞圍,下惟溪環縈。
    此實擅清境,豈以曠朗名。

    172 《滬貢士二十人端平元年手書增郡國貢士員滬增》 宋·魏了翁

    天地中間著此身,合將位育入經綸。
    陰陽固自生成我,爵祿安能富貴人。
    利欲當權心退舍,诐淫得路俗迷律。
    諸君自此騰驤去,原以先知覺此民。

    173 《與政仲端夫敬叟季仙至舊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 宋·劉學箕

    秋陽杲杲秋月明,秋風泠冷秋露沮。
    蕭騷池上萬松竹,鳳笙龍管吹秋聲。
    山亭與客坐夕陰,眼照萬象前橫陳。
    一年好處在此好,妙質欲紀難狀名。

    174 《和陸放翁笑詩呈云端子》 宋·程公許

    道人身佩含景蒼精龍,灑落不興流俗同。
    灑酣興逸不覺一捧腹,那似義府有刀藏其中。
    人間萬事誰丑復誰好,兒童何知不必便驚倒。
    試問虎溪三士之樂如此不,霜寒夜永勿遣虛觥籌。

    175 《別云端子和元字韻》 宋·程公許

    玉樓雙聳吟肩寒,自孔氏出參玄元。
    荒尋得君相指似,清吐對我如瀾翻。
    歸歟金華葺茅屋,間有洞戶通麻源。
    世塵轇轕勿浪出,執手且面空此尊。

    176 《李端叔命駕神仙二帖》 宋·岳珂

    姑溪之水清且漪,青山之源衍而汰。
    鐘此奇士,亦一雋快。
    風議磅礴,筆鋒嶮怪。
    蓋已具書體之五云,不但得發遣之三昧。

    177 《寄鄭龍川子汝瞻巖翁二首一敘別懷一謝惠端硯》 宋·王邁

    寄我端溪玉一彎,文房取友此其端。
    眼中厭持珊瑚樹,掌上忻擎紫馬肝。
    底用千金求國手,擬封九錫霸詞壇。
    他時游宦南州路,免載囊中只石還。

    178 《上巳日同弟觀張子開會內弟貝端甫家》 宋·陳著

    村環十里即朱陳,時節過從氣誼真。
    酒味同甘山脈水,韭香一洗俗饕塵。
    云南近日偶無事,天下幾人知此春。
    相對無言無盡意,不將桃李著精神。

    179 《端午》 宋·胡仲弓

    畫舸縱橫湖水濱,彩絲角黍鬥時新。
    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幾人。

    180 《送李性夫赴召時李以端午采藥后行》 宋·黎廷瑞

    蜃沉海底氣升霏,消得皇皇四牡馳。
    此去玉堂成故事,未應金馬待多時。
    愿儲救世三年艾,更采銷兵萬歲芝。
    特報明時端不負,古今良相即良醫。

    * 關于此端的詩詞 描寫此端的詩詞 帶有此端的詩詞 包含此端的古詩詞(18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