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理的詩詞(1933首)
241
《偶成》 宋·鄧肅
我涉江東路,平地雪盈尺。
明日登芙蓉,晴天開曉日。
朅自婺源來,陰雨連朝夕。
瘦馬逼云際,又斷檐間滴。
244
《送張倩歸衡岳》 宋·胡寅
鄙人麗丹書,分合墮荒杳。
玉郎胡為來,高誼云共眇。
一年常惜日,四序乃過鳥。
安能久相留,話別情太悄。
246
《和陶詠貧士七首》 宋·吳芾
光景如春花,身世似秋蓬。
淵明洞此理,養拙不求工。
上獨思四皓,下獨友兩龔。
出處呻或異,心跡亦略同。
安貧抱全節,雖窮亦如通。
九原儻可作,我欲以身從。
247
《芝草》 宋·李石
邊上秋風生,眾芳感蕭瑟。
何由九地底,一氣回暖脈。
官居類僧坊,忽有芝草坼。
駢跗間紅紫,合蓋暈黃白。
250
《題天竺珪老復庵》 宋·樓鑰
路從天竺更微南,衲子邀余過復庵。
八法照人瞻睿藻,一峰當戶擁晴嵐。
奇爻初動玩羲畫,萬物竝觀師老聃。
六用不成均此理,楞嚴容我為同參。
252
《懷古》 宋·楊冠卿
干將補弊履,鉛刀割全牛。
千金市駿骨,鼓車役驊騮。
薛燭已云遠,伯樂不可求。
此理難致詰,吾其賦歸休。
253
《和中本留題照石詩》 宋·虞儔
故人別來知幾年,怪我相逢須鬢白。
看鏡功名不用頻,蒼苔遍教留行跡。
蚤知宇定發天光,未聞終日介如石。
此理昭然何足疑,來詩并遣鐫崖壁。
254
《晚書二首》 宋·趙蕃
抱道等金玉,乃不知自珍。
終朝噂{左口右沓}間,叩門復隨塵。
那知江湖叟,生計竿與綸。
逢人問售否,或至生怒嗔。
此理何謂然,即我我即人。
255
《次韻叔衍兄賀生子》 宋·魏了翁
一壑一丘耕且為,不歆周綱應非羆。
云霾障日樹蒙密,草蔓漫天山蔽虧。
生意正從芽蘗露,善根不逐斧斤斯。
溶溶此理誰能解,剩喜吾宗有白眉。
257
《甲口玩月》 宋·劉學箕
山頭團團上明月,偏與行人照離別。
月華只是尋常明,照人離愁愁思盈。
千古萬古是個月,如何有愁有歡悅。
君將此理細推尋,悲歡原自由人心。
258
《簡康侄求先君石山》 宋·劉學箕
見好山如見高人,遯世冀繭清凈身。
見拳石如接佳友,手摩挲愛逾瓊玖。
我生嗜好不有冗長物,寓意蕭閒祗在青山并怪石。
往年都梁得靈壁,名以催詩延座側。
259
《傷歌行》 宋·劉學箕
原原而來,白日跳丸莫可留。
混混而去,青春過隙不能返。
誰憐生者長自歡,不念死者日益遠。
吁嗟此理從古然,世事浮云共舒卷。
我生顧影空伶仃,雁序零落如曉星。
悠悠天道不可語,黯黯悲恨無時停。
* 關于此理的詩詞 描寫此理的詩詞 帶有此理的詩詞 包含此理的古詩詞(19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