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理果的詩詞(120首)
81
《題徐仲彬達觀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萬匯夥,獨得為人賴鈞播。
八尺身為天地贅,一寸心將天地裹。
道眼自應非肉眼,以心觀物無不可。
靈臺光塵日月縣,肯使一絲掛塵堁。
82
《孚舟亭獨坐》 宋·方回
犖確蒔秈米,淺清釣鰷魚。
茲事不在多,克儉即有余。
俯仰六十載,山城八遷居。
憶昔罷閫幕,始有此屋廬。
86
《題瑞松亭》 宋·李處權
德積固有源,吉卜可無地。
要知青囊術,詎盡黃壤計。
翁族鼎七閩,籍甚月旦議。
五車聞善訓,三遷見深意。
88
《寄曹嘉父》 宋·王洋
廣陵隨家天子都,背負巨海襟江湖。
江分青山湖獻白,梁宋千里傳膏腴。
朱坊瓊園玩月夜,谷林九曲秋陽徂。
奇辭巧語不可極,盛事往往開天衢。
89
《雅琴篇》 唐·司馬逸客
亭亭嶧陽樹,落落千萬尋。
獨抱出云節,孤生不作林。
影搖綠波水,彩絢丹霞岑。
直干思有托,雅志期所任。
90
《丁田家有贈》 唐·王維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
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里,群動從所務。
農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
91
《飯覆釜山僧》 唐·王維
晚知清凈理,日與人群疏。
將候遠山僧,先期掃弊廬。
果從云峰里,顧我蓬蒿居。
藉草飯松屑,焚香看道書。
然燈晝欲盡,鳴磬夜方初。
一悟寂為樂,此日閑有馀。
思歸何必深,身世猶空虛。
92
《虎丘寺路宴》 唐·劉禹錫
青林虎丘寺,林際翠微路。
立見山僧來,遙從鳥飛處。
茲峰淪寶玉,千載惟丘墓。
埋劍人空傳,鑿山龍已去。
96
《定風波》 宋·曹冠
萬個瑯玕節日影,兩堤楊柳蘸漣漪。
鳴鳥一聲林愈靜。
吟興。
未曾移步已成詩。
旋汲清汀烹建茗,時尋野果勸金卮。
況有良朋談妙理。
適意。
此歡莫遣俗人知。
98
《刺賈秋壑詩》 宋·咸淳士人
深院無人草已荒,漆屏金字尚煇煌。
只知事去身宜去,豈料人亡國亦亡。
理考發身端自有,鄭人應夢果何祥。
臥龍不肯留渠住,空使晴光滿畫墻。
99
《福源精舍》 明·李延興
京城六月日如火,風軒散發執書坐。
頓嫌城市多煩囂,欲買田廬何處可。
素幾茶甌吹碧香,有客敲扉偶相過。
為言越中好山水,厥土膏腴不偏頗。
* 關于此理果的詩詞 描寫此理果的詩詞 帶有此理果的詩詞 包含此理果的古詩詞(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