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此情勞的詩詞(284首)

    261 《再次韻楊宰》 宋·陳造

    君不見奇章平生石解顏,有得甲乙勞鐫刊。
    又不見衛公平泉嚴作戒,要與山岳爭完安。
    衽席杯盤易沈溺,可無雅好嬉過日。
    生須玩物不流物,負山暇問誰有力。

    262 《讀杜子美集》 宋·姜特立

    巴蜀勞重往,荊湘無定居。
    宦情常造次,行橐屢空虛。
    宮闕煙塵外,江村盜賊余。
    弟兄蹤跡斷,妻子信音疎。

    263 《送秦仲防通判》 宋·樓鑰

    題輿再到海東涯,嗜學深於入幕時。
    一字未通終不置,五行俱下尚嫌遲。
    情親端有卜鄰意,別后空勞望月思。
    老我無因可重見,祝君來此擁旌麾。

    264 《謝王使君》 宋·趙蕃

    臥痾衡茅下,誰顧疾作門。
    忽傳故人書,犬吠雞爭喧。
    書陳使君賢,有好罔不惇。
    念子藥物須,萬錢致深恩。

    265 《趙振文在城北廂兩月無日不游馬塍作歌美之請》 宋·葉適

    馬塍東西花百里,錦云繡霧參差起。
    長安大車喧廣陌,問以馬塍云未識。
    酴醾縛籬金沙墻,薜荔樓閣山茶房。
    高花何啻千金直,著價不到宜深藏。

    266 《送奭上人化緣》 宋·徐照

    專志事皆成,期師此一行。
    閣盛靈佛像,碑載施人名。
    江闊風催渡,村深雪廢程。
    暫勞曾共說,終可遂閑情。

    267 《錦山自杭來詩呈鄉曲共舉月集》 宋·衛宗武

    歲月易以邁,羲娥不停旋。
    憶昔聚嬉戲,縞發今盈顛。
    日往而月來,壯逝老至焉。
    交情貴浹洽,良辰忍棄捐。

    268 《送沆赴臺州學錄》 宋·陳著

    山連霞,水半沙,十步九步神仙家。
    草初芽,樹欲花,香風二百里春華。

    269 《剡縣次韻張兼夜月聯句》 宋·陳著

    停棹即階除,空明一銳如。
    飛毫僵庶可,吐句走靈舒。
    鬧里自靜好,公余相起居。
    愛君情款密,裨我事迂疏。

    270 《鳙溪行》 宋·王炎

    小溪一曲山四合,溪邊楊柳藏門闌。
    當時玉人在花下,對花窈窕矜紅顏。
    一雙白璧不可聘,許我結佩乘青鸞。
    我時年少氣方銳,自負落筆翻波瀾。

    271 《次韻謝資州侯巡撫》 宋·項安世

    學道或五窮,談兵有三顧。
    人情市門朝,世態狙公暮。
    坐令直躬人,稍作折腰步。
    侯郎器如此,可使終不遇。

    272 《明覺山中始見梅花戲呈妙明老》 宋·王铚

    急晷馳輪歲將歇,我更荒村轉冰轍。
    凝巖萬物凍無姿,水墨陂塘葭葦折。
    是誰向背此間來,破萼梅花伴幽絕。
    遙山誰恨天作愁,澹盡眉峰半明滅。

    273 《呈張左曹郎中》 宋·張镃

    持節江湘公去久,浙西風月我孤吟。
    相逢未敘三年話,此事先拋一寸心。
    風調不因通宦汩,世涂尤見故情深。
    隨人一錯終能復,林墅應勞得得尋。

    274 《和韻呈徐子融聊寓諫時子融同會》 宋·陳文蔚

    儒黨凋零類月殘,興言及此最情關。
    杯觴固可隨宜醉,主宰何嘗有暫閑。
    行健要將乾作馬,登高須識艮為山。
    莫教盡日勞舟楫,只在當初相見灣。

    275 《惜雞詩》 宋·李覯

    吾家有雞母,乘春數子生。
    生來逾六旬,互覺羽翼成。
    其母且再卵,逐之使離散。
    眾雛既不來,一子獨戀戀。

    276 《悠悠萬里行》 宋·釋文珦

    悠悠萬里行,河畔草青青。
    青草有衰歇,遠行無期程。
    秦既滅六國,驅民筑長城。
    長城三千里,將以艱胡兵。

    277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誰道凡情不作佛,咦,大丈夫,休分別,百億塵勞從此訣。
    今朝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278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普賢身相無有二,八萬四千毛孔剎。
    一一毛孔一如來,一一如來一塔廟。
    舍利堅固金剛身,虛空可壞此不朽。
    女子陳氏報劬勞,一一塔廟一瞻禮。

    279 《李參政轉物庵》 宋·釋宗杲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咄哉瞿曇,誑唬癡獃。
    物無自性,我亦非有。
    轉者為誰,徒勞心手。
    知無自性,復是何物。
    瞥起情塵,捫空揣骨。
    此庵無作,住者何人。
    具頂門眼,試辨疏親。

    280 《緣識》 宋·宋太宗

    紫檀金線槽偏蹙,撥弄朱弦敲冰玉。
    指法從來天下聞,翻成盡入升平曲。
    傳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聽化民俗。
    盤龍面對壓鰲頭,玄微風散萬般流。

    * 關于此情勞的詩詞 描寫此情勞的詩詞 帶有此情勞的詩詞 包含此情勞的古詩詞(2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