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態的詩詞(543首)
501
《和陳教》 宋·陳宓
昔我壬子歲,辭家莆山陽。
迎婦丞相府,調官君子鄉。
于時公聲名,豈獨梁楚揚。
聞者盡興起,見者齋以莊。
504
《官舍梅樹》 宋·鄧深
東風慰寂寞,花到階前樹。
一枝花十馀,一樹枝四五。
妙處在不多,酴醾更屏護。
半開半未開,十分好態度。
505
《天柱峰》 宋·杜范
探幽不知疲,前賞方未極。
晨行越高嶺,拔地見峭石。
有如萬菡萏,玲瓏倚秋碧。
東西忽異狀,雇步忘所歷。
508
《醉翁亭圖引為趙達夫作》 宋·方回
識本色人須本色,臭味論心不論跡。
青蓮居士浣花老,畫像有人能畫得。
非陳無己黃魯直,看畫題詩難落筆,醉翁萬代文章伯,中年偶墮滁陽謫。
512
《喜賓旸歸》 宋·方回
魯翁秀山歸,虛翁錢塘留。
虛翁秀山來,魯翁錢塘游。
中秋前三日,西東各登舟。
及至中秋夕,兩翁空相求。
514
《和時升種竹韻》 宋·郭印
何物比君子,猗猗庭前竹。
直節虛心人不顧,高標雅態自殊俗。
千畝碧云雖未有,數竿清風也自足。
興來尋訪不知懶,到處敲門忘檢束。
516
《水梔》 宋·李處權
陰泉隱巖壑,長夏發幽植。
深處但聞香,往往樵蘇得。
幸不雜薪槱,論價亦何直。
適從支郎舍,遠致居士室。
517
《自詠》 宋·李覯
俗態共紛紛,吾心誰與論。
幾因清夜夢,還見古人魂。
圣域寧無樂,文家別有尊。
此身聊自足,獨恐累兒孫。
519
《藥翁吟》 宋·彭龜年
有翁憂思深,挾藥救一世。
大聲疾其呼,負篋即都市。
凝視徹河漢,覘色見腸胃。
巍峨一男子,面澤勝粉膩。
520
《曲江解舟》 宋·釋紹嵩
動靜非常態,此行風正秋。
巉巉孤棹起,渺渺大江流。
蟬噪日將落,煙生山欲浮。
無心與時競,吟憑釣魚舟。
* 關于此態的詩詞 描寫此態的詩詞 帶有此態的詩詞 包含此態的古詩詞(5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