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峰的詩詞(2144首)
781
《游靈巖記》 明·高啟
吳城東無山,唯西為有山,其峰聯嶺屬,紛紛靡靡,或起或伏,而靈巖居其詞,拔其挺秀,若不肯與眾峰列。
望之者,咸知其有異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蓋以節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
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吳王夫差宴游之遺處也。
784
《隨園記》 清·袁枚
金陵自北門橋西行二里,得小倉山,山自清涼胚胎,分兩嶺而下,盡橋而止。
蜿蜒狹長,中有清池水田,俗號干河沿。
河未干時,清涼山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
凡稱金陵之勝者,南曰雨花臺,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鐘山,東曰冶城,東北曰孝陵,曰雞鳴寺。
794
《漁家傲(戊寅冬,以病告臥潛玉,時時策杖寒秀亭下,作漁家傲三首)》 宋·毛滂
年少莫尋潛玉老。
無才無藝煩君笑。
暖過茅檐霜日曉。
休起早。
竹間盡日無人到。
別徑小峰孤碧峭。
曲溝淺浸寒清繞。
此老相看情不少。
渾忘了。
渾教忘了長安道。
798
《臨江仙(明日小雨,已而風大作,復晚晴,遂見月,與客再登)》 宋·葉夢得
卷地驚風吹雨去,卻看香霧輕浮。
遙知清影遍南州。
萬峰橫玉立,誰為此山留。
邂逅一歡須共惜,年年長記今秋。
平生江海恨飄流。
元龍真老懶,無意臥高樓。
* 關于此峰的詩詞 描寫此峰的詩詞 帶有此峰的詩詞 包含此峰的古詩詞(21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