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寧的詩詞(2156首)
841
《和李天與秀才》 宋·鄭俠
西塘老人喚回翁,愚蠢無他生所鍾。
簧鼓不聞非耳聾,形器不涉非無蹤。
盡傷萬類物所蒙,圭璋貝璧矜昂顒。
瑣屑之私背大化,塵埃蔀明荊塞胸。
843
《送侄讓還吳》 元·陳基
西風蕭蕭鴻雁鳴,行子悠悠隨旆旌。
百年衣食仰奔走,四海甲兵紛戰爭。
猥將筆札事卿相,叨備戎行陪俊英。
軍中草檄吾何有,馬上操觚汝所能。
844
《風雨渡揚子江》 元·吳萊
大江西來自巴蜀,直下萬里澆吳楚。
我從揚子指蒜山,舊讀《水經》今始睹。
平生壯志此最奇,一葉輕舟傲煙雨。
怒風鼓浪屹于城,滄海輸潮開水府。
845
《夜坐懷孝常》 元·周砥
待月下石壁,罷琴竹間亭。
坐絕百蟲響,旅懷才夜寧。
天高玉露瀉,草木流晶熒。
四山湛秋色,萬物無隱形。
846
《念奴嬌·江南春暮》 元·李孝光
江南春暮,看麥枯蠶老,故鄉風物。
縞袂青裙桑下路,笑動斜陽村壁。
鵝鴨比鄰,牛羊日夕,父老頭如雪。
桑麻舊語,寧論漢庭人杰。
847
《沁園春·花壓雙溪》 元·李孝光
花壓雙溪,月滿千門,氣象崢嶸。
□鄉村父老,踏歌舊曲,閭閻小子,弦誦新聲。
雞犬無驚,桑麻如畫,酷似驅車過武城。
誰為此,事魯人姬姓,公旦云仍。
848
《庚午除夕》 明·冬谿澤公
何處鼓逢逢,虛堂獨坐中。
雨寒還帶雪,云厚不隨風。
此歲既消去,余生寧未空。
臨階看燎火,亦復趁兒童。
850
《鯉魚山》 明·歸有光
鯉魚山頭日,日落山紫赤。
遙見兩君子,登岸問苦疾。
此地饒粟麥,乃以水蕩潏。
水留久不去,三年已不食。
851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852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853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854
《徐文貞階》 明·何允泓
具區東南注,結靈在湖泖。
吳中六七相,階也強哉矯。
弱冠抗高議,遂攖永嘉摽。
三年出理刑,再移秉文考。
858
《嵩陽宮三將軍柏》 明·黃克晦
人間柏大此全稀,老干寧論四十圍。
蓋偃曾傾天子葆,露寒應覆侍臣衣。
猶看連影容千騎,那識何枝系六飛。
惆悵茂陵無限樹,荒丘殘隴草菲菲。
859
《經龍潭故居》 明·蔣忠
不到故園久,寧辭歸路遙。
山光自今昔,人物嘆蕭條。
古鎮東西市,長江旦暮潮。
何當尋舊業,來此伴漁樵。
860
《落花篇》 明·林應亮
東鄰昨夜飛紅雨,落花如霰隨風舉。
千叢綴綺謝繁枝,九陌垂青隱芳樹。
憶昨芳妍乍放時,含娟凝艷騁容姿。
盈盈絳幘承曦暖,燁燁瑤英泛露滋。
* 關于此寧的詩詞 描寫此寧的詩詞 帶有此寧的詩詞 包含此寧的古詩詞(21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