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境的詩詞(1075首)
461
《八月十四日對酒》 元·邊元鼎
梧桐葉凋轆轤井,萬籟不動秋宵水。
金杯瀉酒艷十分,酒里華星寒炯炯。
須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間景。
金波談蕩桂樹橫,孤在玻璃千萬頃。
462
《喜雨》 宋·孔武仲
暑伏忽已盡,金風稍自秋。
驕陽仍不戢,歲計實可憂。
昊天雖甚高,聰聰徹九州。
聞其憔悴聲,知此黎民愁。
464
《常熟致道觀七星檜》 明·黃云
琴川古跡得縱觀,七檜象斗羅仙壇。
真人手植自梁代,燧人之火不及鉆。
成形成象兩昭應,斟酌元氣其無端。
陰敷古殿覆玉座,星宮瞻天肅圣顏。
465
《晨起》 明·袁中道
醉境直連夢,朦朧暗自猜。
行階方識雨,訊客始知雷。
濕柳數聲滴,泫花一朵開。
向人曾乞竹,宜趁此時栽。
467
《贈逍遙子》 宋·蔡元厲
身在逍遙境,開庵寓此身。
紅塵不到處,白日獨閒人。
月滿云月夜,花留玉洞春。
坐中無俗客,猿鶴故相親。
468
《憩宮偶成》 宋·常楙
松風朝來入夢頻,公余乘興去尋真。
紅塵物外長清境,白日壺中不老春。
柏子灰寒煙寂寂,桃花風暖水粼粼。
逍遙羽士閑如許,愧我浮名役此身。
469
《南巖》 宋·晁謙之
南巖夫何為,山作天倚蓋。
山南谿山復,飛頂壓其外。
當空橫廣頟,架屋喉舌內。
嘗聆釋氏說,仰覆各世界。
470
《謁文公祠》 宋·車柬
世間萬境一蘧盧,與道俱存是此書。
千載歸來人化鶴,滿腔真樂我知魚。
要將德業參天連,莫把光陰擲歲余。
靜里功夫終透澈,一庭明月夜窗虛。
471
《醒心亭》 宋·陳賓
亭以醒心名,心與亭何與。
物各有感通,此理貴深喻。
峴山峙豐碑,見者皆墮淚。
推類盡其余,庶表名亭義。
472
《栟櫚山》 宋·陳偁
名藍依凈境,風物倍精神。
翠巘藏山跡,寒潭絕世塵。
嶺猿吟送月,山鳥語留人。
擬學棲真客,林泉老此身。
474
《郭將軍廟》 宋·陳份
天欲亡佗開漢境,將軍英武契風云。
遠驅函谷三千騎,南下番禺十萬兵。
自此河山消壘拒,至今民俗荷庸勛。
后來扼腕征蠻者,祿重功輕不似君。
475
《天游峰》 宋·陳觀
山水參差六曲流,此中絕境適天游。
幾千萬類塵根凈,三十六峰云氣浮。
翠聳層霄巒壑勝,碧籠靜澗竹松稠。
瓊漿可致故麻熟,飄笠何妨為永留。
477
《題白云堂》 宋·陳田夫
我愛瀟湘境,朱陵后洞天。
白云堂里客,青草渡頭眠。
小艇牽紅鯉,幽池種白蓮。
頤真堪此地,風月兩依然。
478
《洞霄宮》 宋·陳堯叟
回合煙光疊翠屏,東南山水此為靈。
鶯花春學蓬瀛境,樓閣夜干牛斗星。
古檜森羅燒藥灶,彩云飄灑聚仙亭。
遼天俯近歸期鶴,澥谷旁連駭巨溟。
* 關于此境的詩詞 描寫此境的詩詞 帶有此境的詩詞 包含此境的古詩詞(10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