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境的詩詞(1075首)
341
《五月九日》 唐·司空圖
金石皆銷鑠,賢愚共網羅。
達從詩似偈,狂覺哭勝歌。
高燕凌鴻鵠,枯槎壓芰荷。
此中無別境,此外是閑魔。
342
《羅浮山》 唐·文丙
羅浮多勝境,夢到固無因。
知有長生藥,誰為不死人。
根雖盤地脈,勢自倚天津。
未便甘休去,須棲老此身。
343
《臨江仙》 唐·牛希濟
峭碧參差十二峰,冷煙寒樹重重。
瑤姬宮殿是仙蹤。
金爐珠帳,香靄晝偏濃¤
一自楚王驚夢斷,人間無路相逢。
344
《述行賦》 兩漢·蔡邕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時梁翼新誅,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貴于其處。
又起顯陽苑于城西,人徒凍餓,不得其命者甚眾。
白馬令李云以直言死,鴻臚陳君以救云抵罪。
辭賦精選紀行抒情
345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347
《仙掌銘》 唐·獨孤及
陰陽開闔,元氣變化,泄為百川,凝為崇山,山川之作,與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靈赑屃,攘臂其間,左排首陽,右拓太華,絕地軸使中裂,坼山脊為兩道,然后導河而東,俾無有害,留此巨跡于峰之巔。
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及以為學者拘其一域,則惑于余方。
349
《滄浪亭記》 宋·蘇舜欽
予以罪廢,無所歸。
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
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
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
辭賦精選生活抒情
350
《雪竇游志》 元·鄧牧
歲癸已春暮,余游甬東,聞雪竇游勝最諸山,往觀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達江。
江行九折,達江口。
轉之西,大橋橫絕溪上,覆以棟宇。
游記散文寫景
352
《江神子》 宋·蘇軾
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
元豐壬戍之春,余躬耕于東坡,筑雪堂居之。
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游也
夢中了了醉中醒。
353
《玉燭新》 宋·秦觀
泰階開景運。
見金鎖綠沈,轅門春靜。
幾年淮海,煙波境、貯此風流標韻。
連天笳鼓,又催把、經綸管領。
354
《醉蓬萊》 宋·陳瓘
問東州何處,境勝人幽,兩俱難得。
狼山相望,有高堂千尺。
妙曲轟空,彩云翻袖,樂奏壺天長日。
笑我飄然,蓬窗竹戶,只延山色。
356
《勝勝慢(雪)》 宋·朱敦儒
紅爐圍錦,翠幄盤雕,樓前萬里同云。
青雀窺窗,來報瑞雪紛紛。
開簾放教飄灑,度華筵、飛入金尊。
斗迎面,看美人呵手,旋浥羅巾。
360
《蝶戀花》 宋·楊無咎
萬里無云秋色靜。
上下天光,共水交輝映。
坐對冰輪心目瑩。
此身不在塵寰境。
撲漉文禽飛不定。
勾引離人,分外添歸興。
來往悠悠重記省。
夜闌人散花移影。
* 關于此境的詩詞 描寫此境的詩詞 帶有此境的詩詞 包含此境的古詩詞(10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