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此印的詩詞(490首)

    361 《謝見招者》 宋·鄧肅

    機鋒不契更何圖,便合浮杯出上都。
    此去定須安短褐,平生那肯曳長裾。
    回天儻是奇男子,綰印原非大丈夫。
    揮手出門殊不惡,一帆秋水及鱸魚。

    362 《題楊氏清福亭》 宋·馮時行

    幾年瀕江種松竹,郁郁蔥蔥蔽江曲。
    猶有楊侯舊子孫,更結高亭貯寒綠。
    東家殺賦印鑄金,西家言事腰胯玉。
    一樽徑醉我不知,不待招呼風月足。

    363 《清湖山大火》 宋·胡寅

    青天露坐月斂昏,忽見山燒明溪村。
    轉移胡床飽寓目,獵獵變態真難論。
    清湖之山峨帝閽,盤陀四隤如云屯。
    千章大材翳山黑,忽作秋樹繁鮮緼。

    364 《和四二侄用林道叟見寄字韻》 宋·吳芾

    華發蕭蕭日夜疏,奔馳不止欲何如。
    得拋印綬心方適,歸見湖山氣始舒。
    世事轉頭如蝶夢,人生到此似蘧廬。
    我今已作終焉計,卻悔當年赴鶴書。

    365 《機簡堂余里人也在方外三十年未識其面乾道己》 宋·吳芾

    我家石井旁,山水非不奇。
    所恨過從少,無與同襟期。
    獨幸里巷間,高僧有二機。
    大機傳祖印,海內聲名馳。

    366 《待史志道不至》 宋·吳芾

    欲覿英標慰此懷,既推印綬尚裴回。
    心馳巖壑吾將老,目斷云霄君不來。
    清夜漫勞蝴蝶夢,重陽已負菊花杯。
    儻能諒此拳拳意,勝似心顏相對開。

    367 《奉和陳德召游惠山見寄三十韻》 宋·仲并

    飛埃喜污人,余事忌掛眼。
    酒浪綠可親,山光翠相挽。
    折腰素非愿,被面有余赧。
    從來萬事空,此去百念滿。

    368 《李漕和詩次韻》 宋·李石

    斯文百官富,未易眾目窺。
    共此一鳥過,誰其補三遺。
    粗能述前輩,抗說不敢卑。
    一朝得印可,寵若華袞辭。

    369 《寄題天臺臨海白鶴廟康濟泉為顏魯子少卿作》 宋·李流謙

    將軍射虎不射石,石作於菟能沒鏑。
    翻然再探弓不力,俊鶻豪鷹眼前失。
    兩泉后先今抗行,何物使之令人驚。
    泉出在山流在地,卻似只從方寸生。

    370 《無害弟之官梓林伯氏無虧序送之極兄詔之義予》 宋·李流謙

    吾家老仙一世師,挺特風概老不衰。
    平生行已有本末,世人不知其天和。
    急流勇退人恨早,纖塵恐污白玉姿。
    精神強健腰腳輕。

    371 《送孫賓老宰丹棱》 宋·李流謙

    回也真賢哉,陋巷一簞食。
    卒然問為邦,所告王者事。
    軻亦印微言,曰可禹稷配。
    學道則愛人,偃昔嘗有志。

    372 《應致遠謁放翁》 宋·姜特立

    雙溪雪消水生波,有客袖句來相過。
    自言平生有詩僻,擺落世故工吟哦。
    不愿垂腰連六印,不愿爰田封萬戶。
    唯於前輩識蘇黃,卻向古人窺李杜。

    373 《九月赴郡燕旄節適至》 宋·姜特立

    賢侯佳節初開燕,誰是風流晉孟嘉。
    已判百年唯白發,不羞九日對黃花。
    擁旄遙佩藩臣印,把盞重來刺史家。
    希事此邦應未有,一時千里借光華。

    374 《陳順之靈壁石硯山》 宋·樓鑰

    名畫法書環四壁,中有米家真寶石。
    群峰森聳外澗流,他物雖奇敢爭席。
    舊屬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鄰。
    阿章有力負之走,一時攘取成紛綸。

    375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376 《送楊晦叔提舉浙西并寄陳表道》 宋·樓鑰

    兩兩郎星映使星,老人星彩對晶明。
    褰帷共喜行畿甸,洗印仍欣就帝城。
    五馬況當恩始拜,三吳從此政尤清。
    便看瑞慶來稱壽,同聽嵩呼萬歲聲。

    377 《鼓子復臨海縣齋》 宋·樓鑰

    乾道癸已冬,此邦我經行。
    郁修氣未殄,千家真赤城。
    來訪臨海令,瓦礫紛縱橫。
    翹然三尺高,問是戒石銘。

    378 《王侍御壽詩》 宋·樓鑰

    史君威名聞四方,南床凜凜凝秋霜。
    史君和氣到甌越,幕府初開夜飛雪。
    頗聞此雪仍歲無,定知來隨御史車。
    黃堂洗印未多日,慶朝況此當懸弧。

    379 《和萬元亨舍人送芡實》 宋·虞儔

    吳興魚稻鄉,來視刺史印。
    適丁饑饉后,倉廩無馀蘊。
    當饋下不嚥,寧望饌中雋。
    年來稻如云,便覺搖其吻。

    380 《主簿昨示喜雨之作末章用李文饒故事非所敢聞》 宋·虞儔

    朝來一穗看爐煙,遽挽銀河下九天。
    東海不冤私自幸,南陽高臥且隨緣。
    佳名德雨聞前代,尺字商霖證昔年。
    老子婆婆那辨此,兩翁心印有人傳。

    * 關于此印的詩詞 描寫此印的詩詞 帶有此印的詩詞 包含此印的古詩詞(4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