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此印的詩詞(490首)

    201 《定泉井》 宋·高頤

    方師鑿破天地髓,碧龍吹出冰霜寒。
    一泓清澄絕泥滓,萬竅號勛無波瀾。
    倒海翻江俱是幻,貯風留月得真觀。
    我來酌飲冷徹骨,飄飄此身在霄漢。

    202 《和陶》 宋·黃文雷

    黃河一再清,似是上古時。
    風雅久已降,后來無文辭。
    清風日淪落,世道皆如茲。
    工華不工實,此話我所疑。
    文章有心印,昔人端不欺。
    但恨智者少,吾亦少卑之。

    203 《送僧歸護國寺》 宋·黃宗旦

    一瓶一缽是生涯,來扣樞扉帶礪家。
    寵服降從丹鳳闕,禪房歸掩赤城霞。
    五芝巖下傳心印,八桂峰前散雨花。
    還伴白云重到此,會看恩館筑堤沙。

    204 《輓陳月橋》 宋·黎獻

    先生仙去上青冥,收拾華詞付六丁。
    遺像堂堂千古月,名公落落幾晨星。
    文章有子傳燈印,學校無人屬典型。
    公論權衡嗟已矣,興言及此涕交零。

    205 《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 宋·李若水

    金印如斗封王侯,何如爛漫江南游。
    山能不老閱今古,云自無心忘去留。
    我似孤松蟠澗底,斤斧之余流落此。
    輕便卻羨無根蓬,隨風直上青霄里。

    206 《水調歌頭 張耀卿壽日》 宋·李庭

    傷心庚開府,書劍憶游梁。
    十年流落冰雪,如履柏臺霜。
    昨日螳螂當轍,今日豺狼當路,牛背置神光。
    竟訪赤松去,不顧紫微忙。

    207 《題陸賈大夫廟》 宋·梁竑

    劉郎辛苦逐秦鹿,尚欲長鞭及馬腹。
    蠻夷大長夢不驚,海邊椎髻乘黃屋。
    江淮貔貅始閑暇,忍使驅令渡篁竹。
    陸生手持尺二組,喚起老子同分肉。

    208 《贈峽山清倫師》 宋·釋簡長

    褰衣汲靈水,混滌巾履塵。
    煙靄霽杉竹,澄凝此心神。
    高僧灑真雨,澤彼寒草春。
    華月寫空印,清霜肅齋身。
    猶言振金策,歸作耶溪鄰。

    209 《悟空塔》 宋·釋贊寧

    浮圖蕭瑟入虛空,一聚全身罔像中。
    傳馬祖心開佛印,識龍潛主示神通。
    毫光委墜江樓月,道氣馨香海岸風。
    此地化緣才始盡,更於何處動魔宮。

    210 《大悲觀音栴檀像》 宋·釋遵式

    南無十方三世佛,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凈,以不二相觀三界。

    211 《瓦亭聊句》 宋·蘇舜元

    陰霜策策風呼虓,羌賊膽開兇{左兇右炎}豪。
    赤膠脆折乳馬健,漢野秋穟黃云高。
    驅先老尩伏壯黠,裹以山壑鬼莫招。
    烽臺屹屹百丈起,但報平安搖桔槔。

    212 《登金山》 宋·唐文若

    江流出岷蜀,萬折東南傾。
    茲山若巨舫,勢欲扼滄溟。
    天高象教尊,海岳朝百靈。
    云水渺四極,下上涵日星。

    213 《淵明故址》 宋·童潮

    先生已歸來,遺此折腰地。
    不見督郵人,祗聞解印事。
    徑花雖就荒,臺月還留醉。
    賦罷清流詩,西疇春已至。

    214 《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為韻得詩五》 宋·五邁

    我本麋鹿群,官職不要討。
    儋石倘有儲,山林堪佚老。
    焚香旦告天,非為其私禱。
    一愿屢豐年,田疇足禾稻。

    215 《世居亭》 宋·謝安之

    后皇來何從,頓此八纮網。
    神皋塵冥冥,冠蓋爭勇往。
    研桑到白首,塞屋猶怏怏。
    云何石南牧,上印歸州黨。

    216 《涵碧亭》 宋·許復道

    沿途聽潺湲,蒙茸冒沙石。
    誰知此山下,千里在咫尺。
    潭潭光明宮,皎皎心印宅。
    石細泉自香,水凈林逾碧。

    217 《壽開府》 宋·嚴敦常

    季冬兩十雞鳴初,僚吏府造如云趨。
    繡軸捧星香擁爐,共慶此日生真儒。
    玉堂金印守此都,今日為城鎮匈奴。
    坐安天下猶覆盂,祝公之壽宜何如。

    218 《卻敵凱歌》 宋·趙萬年

    吁嗟黠虜何猖狂,引弓百萬侵吾疆。
    首屠棗陽搗神馬,窺伺長江欲葦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
    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脅狼驅羊。

    219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220 《過徐州回鑾處》 明·陳循

    偶得回鑾處,遙因想翠華。
    彩云飛輦路,象跡印汀沙。
    曉日彭城地,春風楊柳花。
    獨慚隨使節,重此泛仙槎。

    * 關于此印的詩詞 描寫此印的詩詞 帶有此印的詩詞 包含此印的古詩詞(4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