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此況的詩詞(2075首)

    161 《送薛蔓應舉》 唐·王建

    四海重貢獻,珠贐稱至珍。
    圣朝開禮闈,所貴集嘉賓。
    若生在世間,此路出常倫。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宴游

    162 《荊門行》 唐·王建

    江邊行人暮悠悠,山頭殊未見荊州。
    峴亭西南路多曲,櫟林深深石鏃鏃。
    看炊紅米煮白魚,夜向雞鳴店家宿。

    163 《送林袞侍御東陽秩滿赴上都》 唐·劉商

    幾年烏府內,何處逐鳧歸。
    關吏迷驄馬,銅章累繡衣。
    野亭山草綠,客路柳花飛。
    況復長安遠,音書從此稀。

    164 《寒城晚角(滑州作)》 唐·朱灣

    高臺高高畫角雄,五更初發寒城中。
    寒城北臨大河水,淇門賊烽隔岸是。
    長風送過黎陽川,我軍氣雄賊心死。

    165 《茶山詩》 唐·袁高

    禹貢通遠俗,所圖在安人。
    后王失其本,職吏不敢陳。
    亦有奸佞者,因茲欲求伸。
    動生千金費,日使萬姓貧。

    166 《玉泉寺與潤上人望秋山懷張少尹》 唐·武元衡

    山寒天降霜,煙月共蒼蒼。
    況此綠巖晚,尚馀丹桂芳。
    禪心殊眾樂,人世滿秋光。
    莫怪頻回首,孤云思帝鄉。

    詠物

    167 《游石堂觀》 唐·蕭祜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虛。
    我來斯邑訪遺跡,乃遇沈生耽載籍。

    168 《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 唐·權德輿

    威鳳翔紫氣,孤云出寥天。
    奇采與幽姿,縹緲皆自然。
    嘗聞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以此聳風俗,豈必效羈牽。

    169 《雜詩五首》 唐·權德輿

    婉彼嬴氏女,吹簫偶蕭史。
    彩鸞駕非煙,綽約兩仙子。
    神期諒交感,相顧乃如此。
    豈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170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 唐·韓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
    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

    171 《重云李觀疾贈之》 唐·韓愈

    夭行失其度,陰氣來干陽。
    重云閉白日,炎燠成寒涼。
    小人但咨怨,君子惟憂傷。
    飲食為減少,身體豈寧康。

    172 《岳陽樓別竇司直》 唐·韓愈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潴為七百里,吞納各殊狀。
    自古澄不清,環混無歸向。

    173 《送區弘南歸》 唐·韓愈

    穆昔南征軍不歸,蟲沙猿鶴伏以飛。
    洶洶洞庭莽翠微,九疑镵天荒是非。
    野有象犀水貝璣,分散百寶人士稀。

    174 《苦寒》 唐·韓愈

    四時各平分,一氣不可兼。
    隆寒奪春序,顓頊固不廉。
    太昊弛維綱,畏避但守謙。
    遂令黃泉下,萌牙夭句尖。

    175 《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 唐·韓愈

    崔君初來時,相識頗未慣。
    但聞赤縣尉,不比博士慢。
    賃屋得連墻,往來忻莫間。
    我時亦新居,觸事苦難辦。

    176 《感春五首》 唐·韓愈

    辛夷高花最先開,青天露坐始此回。
    已呼孺人戛鳴瑟,更遣稚子傳清杯。
    選壯軍興不為用,坐狂朝論無由陪。
    如今到死得閑處,還有詩賦歌康哉。

    春天寫景抒情組詩

    177 《寄盧仝(憲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時作)》 唐·韓愈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數間而已矣。
    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
    辛勤奉養十馀人,上有慈親下妻子。

    178 《寄盧仝(憲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時作)》 唐·韓愈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數間而已矣。
    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
    辛勤奉養十馀人,上有慈親下妻子。

    179 《放鷓鴣詞》 唐·柳宗元

    楚越有鳥甘且腴,嘲嘲自名為鷓鴣。
    徇媒得食不復慮,機械潛發罹罝罦.羽毛摧折觸籠籞,煙火煽赫驚庖廚。
    鼎前芍藥調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視。

    180 《酬樂天小亭寒夜有懷》 唐·劉禹錫

    寒夜陰云起,疏林宿鳥驚。
    斜風閃燈影,迸雪打窗聲。
    竟夕不能寐,同年知此情。
    漢皇無奈老,何況本書生。

    * 關于此況的詩詞 描寫此況的詩詞 帶有此況的詩詞 包含此況的古詩詞(20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