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此況的詩詞(2075首)

    61 《詵十二弟以冬菊盆為余壽此花品金色而中心作》 宋·舒岳祥

    弟以冬菊為兄壽,臨風多情為三嗅。
    煌煌金碗覆金柈,蔥管玲瓏明艷透。
    重陽曾見金佛頭,頂似旋螺踴泡漚。
    別有一種金荔子,心中簇簇高堆起。

    62 《和兗弟與梁況之學士同作四絕句·右二首并和》 宋·蘇頌

    鄞江東望水連空,越嶠明峰幾萬重。
    誰識此行多樂事,揮毫一曲飲千鐘。

    63 《十一月忽見雪片居此七年未嘗見也》 宋·張九成

    寒色遽如許,神清瘦不禁。
    瓦溝聲磔索,珠琲亂衣襟。
    斯須忽復變,玉片墮前林。
    風勁勢回旋,飄零蔽遙岑。

    64 《出車》 先秦·佚名

    我出我車,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謂我來矣。
    召彼仆夫,謂之載矣。
    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詩經戰爭

    65 《桑柔》 先秦·佚名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劉,瘼此下民。
    不殄心憂,倉兄填兮。
    倬彼昊天,寧不我矜?四牡骙骙,旟旐有翩。
    亂生不夷,靡國不泯。

    詩經詠史懷古

    66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 唐·盧照鄰

    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雰。
    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況復遠思君。

    憂國憂民

    67 《相和歌辭·從軍行》 唐·喬知之

    南庭結白露,北風掃黃葉。
    此時鴻雁來,驚鳴催思妾。
    曲房理針線,平砧搗文練。
    鴛綺裁易成,龍鄉信難見。

    68 《相和歌辭·董逃行》 唐·元稹

    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鏗戈甲聲勞嘈。
    剜剜深臍脂焰焰,人皆數嘆曰,爾獨不憶年年取我身上膏。
    膏銷骨盡煙火死,長安城中賊毛起。

    69 《相和歌辭·秋胡行》 唐·高適

    妾本邯鄲未嫁時,容華倚翠人未知。
    一朝結發從君子,將妾迢迢東路陲。
    時逢大道無難阻,君方游宦從陳汝。

    唐詩三百首思念愛情抒情

    70 《相和歌辭·決絕詞三首》 唐·元稹

    乍可為天上牽牛織女星,不愿為庭前紅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見,故心終不移。
    那能朝開暮飛去,一任東西南北吹。

    71 《雜曲歌辭·太行苦熱行》 唐·獨孤及

    駟馬上太行,修途亙遼碣。
    王程無留駕,日昃未遑歇。
    請問此何時,恢臺朱明月。
    長蛇稽天討,上將方北伐。

    72 《雜曲歌辭·灞上輕薄行》 唐·孟郊

    長安無緩步,況值天景暮。
    相逢灞浐間,親戚不相顧。
    自嘆方拙身,忽隨輕薄倫。
    常恐失所避,化為車轍塵。
    此中生白發,疾走亦未歇。

    73 《雜曲歌辭·行路難五首》 唐·賀蘭進明

    君不見巖下井,百尺不及泉。
    君不見山上蒿,數寸凌云煙。
    人生相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憂煎。

    74 《中書寓直詠雨簡褚起居上官學士》 唐·楊師道

    云暗蒼龍闕,沉沉殊未開。
    窗臨鳳凰沼,颯颯雨聲來。
    電影入飛閣,風威凌吹臺。
    長檐響奔溜,清簟肅浮埃。

    孤獨思鄉

    75 《巫山高》 唐·盧照鄰

    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氛。
    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況復遠思君。

    76 《詠史》 唐·張九齡

    大德始無頗,中智是所是。
    居然已不一,況乃務相詭。
    小道致泥難,巧言因萋毀。
    穰侯或見遲,蘇生得陰揣。

    77 《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 唐·張九齡

    君子體清尚,歸處有兼資。
    雖然經濟日,無忘幽棲時。
    卜居舊何所,休浣嘗來茲。
    岑寂罕人至,幽深獲我思。

    78 《出為豫章郡途次廬山東巖下》 唐·張九齡

    茲山鎮何所,乃在澄湖陰。
    下有蛟螭伏,上與虹蜺尋。
    靈仙未始曠,窟宅何其深。
    雙闕出云峙,三宮入煙沉。

    79 《登臨沮樓》 唐·張九齡

    高深不可厭,巡屬復來過。
    本與眾山絕,況茲韶景和。
    危樓入水倒,飛檻向空摩。
    雜樹緣青壁,樛枝掛綠蘿。
    潭清能徹底,魚樂好跳波。
    有象言雖具,無端思轉多。
    同懷不在此,孤賞欲如何。

    借物詠懷愛情

    80 《高山引》 唐·宋之問

    攀云窈窕兮上躋懸峰,長路浩浩兮此去何從。
    水一曲兮腸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
    松槚邈已遠,友于何日逢。
    況滿室兮童稚,攢眾慮于心胸。
    天高難訴兮遠負明德,卻望咸京兮揮涕龍鐘。

    * 關于此況的詩詞 描寫此況的詩詞 帶有此況的詩詞 包含此況的古詩詞(20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