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冠的詩詞(1555首)
621
《靈谷山》 宋·曾季貍
舊聞伯子記,已得靈谷名。
隱然望此州,奇勝稱山靈。
懸崖瀉瀑布,如高屋建瓴。
喬松數十丈,下有千歲苓。
622
《鄉飲酒倡和詩》 宋·曾潁茂
異席賓階愧上西,喜觀微俗頓風移。
一堂酬酢古冠屨,千里循良世鼎彝。
詩繼紹興賢守句,教明直講太平儀。
遼遼曠典今重舉,從此愚夫可與知。
623
《聞兄衟竄作詩寄之》 宋·張磻
飛旆翩然拂曙涼,都門餞送集冠裳。
竄鄉此去嗟予季,忠國古來留異方。
賈誼誰云時不遇,酈生自謂我非狂。
橫江一綱空朝市,何物充庖薦廟廊。
624
《寄崔嘉彥》 宋·張棟
厭踏千山折,欣逢屋數椽。
衣冠存古制,松雪對華巔。
自漉甕中酒,仍烹澗底泉。
桃源疑此是,不必問神仙。
625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626
《吏隱堂為鄭參議題》 宋·張祈
平時谷口馳聲名,只今朝市心如水。
司馬政成方外趣,官事莫能相料理。
公堂卜筑在人境,鐘阜孱顏是吾里。
瑤林瓊樹風塵外,白雪陽春談笑里。
627
《楓橋寺》 宋·張師中
吳門多精藍,此寺名尤古。
距城七里馀,冠蓋日亭午。
斜逕通采香,遠岫對棲虎。
巖扉橫野橋,塔影落前浦。
629
《題梅壇》 宋·張異
上疏歸來日已西,山中旋制薜蘿衣。
謀身豈為金丹秘,去國應知火祚移。
風露滿林蟬幾蛻,松杉繞屋鶴孤飛。
瓣香仆非公含愿,自有忠誠天地知。
630
《元日》 宋·趙淦夫
鳳歷首春王,三元啟遠昌。
衣冠充閭里,云物動笙簧。
共舞椒花醉,真成機械忙。
人生當此日,何必古羲皇。
631
《無罪言》 宋·趙汝績
哀哀民何辜,遭此兇歉厄。
初聞數米炊,次復并日食。
草根掘欲盡,木皮屑不給。
疲老就枯僵,少壯作捐瘠。
632
《卻敵凱歌》 宋·趙萬年
吁嗟黠虜何猖狂,引弓百萬侵吾疆。
首屠棗陽搗神馬,窺伺長江欲葦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
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脅狼驅羊。
633
《贈陳宗之》 宋·鄭斯立
昔人躭隱約,屠酤身亦安。
矧伊叢古書,枕藉於其間。
讀書博詩趣,鬻書奉親歡。
君能有此樂,冷淡世所難。
635
《書義倡傳后》 宋·鐘明
洞庭之南瀟湘浦,佳人娟娟隔秋渚。
門前冠蓋但如云,玉貌當年誰為主。
風流學士淮海英,解作多情斷腸句。
流傳往往過湖嶺,未見誰知心已赴。
636
《春三月過王氏村有感》 宋·周宗溥
甲子窮時喪亂頻,天教澤國著閑身。
無情花柳自春色,不覺山河多塞塵。
他日升平猶未老,此生流落且相親。
江南江北經行處,莫話衣冠愁殺人。
638
《麻姑山》 宋·朱京
仙都朝百靈,奇絕眾峰冠。
朝隨五馬游,萬里卷云幔。
春陽散地脈,指顧群陰泮。
刻玉露巉巖,嚴嚴色足憚。
640
《滿庭芳·山色*藍》 元·李孝光
山色*藍,溪光鑒玉,天□流轉精神。
鶴盤松頂,松下坐高人。
好個壽星圖畫,愛花間、流水長春。
儂知否,此山老子,元是宰官身。
* 關于此冠的詩詞 描寫此冠的詩詞 帶有此冠的詩詞 包含此冠的古詩詞(15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