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具的詩詞(797首)
542
《和張仁甫李花韻》 宋·馮時行
江頭誰家千樹李,影落清江徹江尾。
風吹扁舟到花下,花間啁啾亦欣喜。
瑤林成徑千步長,花光燭天天半香。
恍如坐我群玉府,飛瓊酌勸青霞觴。
543
《江行書事》 宋·馮時行
扁舟如竹葉,塊坐筋脈緩。
起尋筇竹杖,散步午沙暖。
石凈困還坐,江綠污仍盥。
山轉孤渚沒,岸落細路斷。
546
《曉乘大霧訪仲固》 宋·胡寅
稚金不耐老火鑄,有烈秋陽尚驕倨。
汗流亭午憶凄風,氣應佳辰欣白露。
朝來開窗迷眼界,霧色無邊莽回互。
誰為夜半有力者,竅負群山著何處。
547
《游云湖》 宋·胡寅
衡湘久來往,眼到山輒對。
愛山真自性,久看眼未礙。
今朝渡石潭,蘭槳亂青帶。
初升岸稍高,忽喜地更大。
549
《和澤民二首》 宋·吳芾
歸心已動不容留,多謝君恩許退休。
雖喜溪山歸似舊,卻驚歲月去如流。
門前已是開三徑,湖上何妨具一舟。
莫道此時無伴侶,得公足可共遨游。
550
《又和謝良輔惠箭筍》 宋·吳芾
卜得幽居山繞屋,四圍景物何紛郁。
門前掩映百垂楊,墻里回環萬修竹。
風來花氣競薰人,日出鳥聲渾滿谷。
檐前花樹盡堪攀,砌下清泉常可掬。
552
《題大明寺》 宋·仲并
招提隱松桂,遠在城一隅。
我來歲云暮,天寒氣象殊。
寓目得佳趣,百念如滌除。
及此齋時鐘,簞瓢慰吾臞。
553
《避暑報恩觀》 宋·仲并
萬家九陌車塵中,丹甍碧瓦真人宮。
回廓小院略具體,清風爽氣無能同。
殿檐密有杉松護,炎蒸縱酷來無從。
偶因謁客凌晨入,歸逕往往侵昏鐘。
道人坐穩知樂否,我生半世猶飄蓬。
茅檐與此異寒暑,分毫不透東南風。
554
《謝楊壽卿惠香木拄杖》 宋·李石
夜郎溪中七香木,長身一握如紫玉。
向來蠻村已自奇,恥與龍涎鬭余馥。
誓將膂力奉君子,度越山巖走窮谷。
夫君得此不自珍,要當助我扶衰獨。
555
《張紹賢以詩索佩刀次韻復還之》 宋·李石
喜不至流怒不悲,句中銛鋒解人頤。
水霜凜凜笑一吷,三尺有喙金玉詞。
二惠肯來但獨步,明光殿中文繡具。
便當攜此上青云,天子方深南北慮。
吾今老矣君可思,吹毛之珍何所施。
和詩反刀三嘆息,莫把神槌困鈍錐。
556
《再和》 宋·王之望
年將六秩諸衰具,漏盡鐘鳴行不住。
一身許國銖兩輕,萬里攜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習勞苦,三鱣先生嗟晚暮。
分為一世數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557
《失題》 宋·李流謙
學者一大事,最重出與處。
用行舍之藏,孔顏獨相許。
參賜地位高,窺牖不得睹。
而況未見圣,一曲株守兔。
558
《游無為寺》 宋·李流謙
導師生何年,人猶記此日。
香火緇俗會,風雨神鬼集。
我來恰秋深,迥迥原野闊。
群山勢愈壯,老木氣不折。
559
《送樊眉州》 宋·李流謙
我先君子官于涪,一時賢僚今在不。
唯公直節貫華皓,千尺壽檜橫霜秋。
丈人靜聽請具陳,平生契義嘣肉侔。
簡池解組過鄉縣,劇飲不云公遮留。
560
《挽家夫人》 宋·李流謙
雷風畫羲文,藻蘋冠周篇。
房帷預何事,圣賢論本原。
婉彼涉靜姿,濯濯出水蓮。
擇歸令德配,映世高名戀。
* 關于此具的詩詞 描寫此具的詩詞 帶有此具的詩詞 包含此具的古詩詞(7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