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義的詩詞(1297首)
845
《贈馬正卿秀才》 宋·蘇轍
男兒生可憐,赤手空腹無一錢。
死喪三世委平地,骨肉不得歸黃泉。
徒行乞丐買墳墓,冠幘破敗衣履穿。
矯然未肯妄求取,恥以不義藏其先。
847
《別同州陳太保》 宋·魏野
至道不在言,至言不在舌。
在琴復在時,諒誰君子別。
侯門戟森森,中有野人謁。
非趨勢利場,慕彼仁義轍。
848
《送蹇藏用省兄》 宋·魏野
迢遞西南路,山多水莫窮。
波濤千里遠,風雪一船空。
海獸形難識,蠻僧語不通。
此行忘險阻,義與在原同。
849
《雜詩五首》 宋·曾鞏
韓公綴文辭,筆力乃天授。
并驅六經中,獨立千載后。
謂為學可及,不覺驚縮手。
如天有日月,厥耀無與偶。
850
《雜詩五首》 宋·曾鞏
相去幾年今與古,睢陽幾人朱與紫。
嗟哉二子獨有名,義烈乃能長不死。
當時美人歡未足,一日蒼皇行萬里。
豈無公卿尊且寵,急反與胡為眼耳。
丈夫感激世莫測,二子引身蒿下起。
忠驅義激鬼神動,漠漠胡沙來此止。
852
《寄孫之翰》 宋·曾鞏
孫侯腹載天下收,崔嵬豈啻重百車。
伏義以來可悉數,孰若自作何有余。
更能議論瓷傾倒,萬里一瀉昆侖渠。
認為胸中干太極,元氣浩浩隨卷舒。
853
《贈安禪勤上人》 宋·曾鞏
詎知蕭灑吾廬舊,卻有高明此寺鄰。
水竹迸生剛節老,秋山過抱翠嵐新。
惟憐季子歸來困,自笑原思久更貧。
深識幽人風義厚,掃軒開榻最相親。
854
《冬暮感懷》 宋·曾鞏
荒山未有雪,野水不見冰。
一臘今已半,浮陽壯猶矜。
奈至一歲除,未有嚴氣升。
坐思崆峒間,負雪山千層。
855
《送宣州杜都官》 宋·曾鞏
夜聞陵陽峰上雨,曉見宛溪春水平。
畫船不待雙櫓挾,歸客喜成千里行。
牧之文采家未泯,夫子風流今有聲。
篇什高吟鳳凰下,翰墨醉灑煙云生。
856
《題寶月大師法喜堂》 宋·曾鞏
誰能懷抱信分明,擾擾相欺是世情。
只有陋儒夸勢利,幾曾高位功名。
欲將志義朝千載,只合溪山過一生。
君向此堂應笑我,病身南北正營營。
858
《謝章伯益惠硯》 宋·曾鞏
人生對門東西陌,口耳一間心誰傳。
況乃天地相去遠,一在南海一在燕。
古今萬世復萬世,彼亦居下此在前。
是非得失錯且繁,以情相話何由緣。
859
《冬望》 宋·曾鞏
霜余荊吳倚天山,鐵色萬仞光铓開。
麻姑最秀插東極,一峰挺立高嵬嵬。
我生智出豪俊下,遠跡久此安蒿萊。
譬如驊騮踏天路,六轡豈議收駑駘。
860
《寄王介卿》 宋·曾鞏
憶昨走京塵,衡門始相識。
疏簾掛秋日,客庖留共食。
紛紛說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棟干,度量棄樗櫟。
* 關于此義的詩詞 描寫此義的詩詞 帶有此義的詩詞 包含此義的古詩詞(12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