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此義的詩詞(1297首)

    41 《宣義池上》 唐·劉得仁

    修篁夾綠池,幽絮此中飛。
    何必青山遠,仍將白發歸。
    鳥啼亦有恨,鷗習總無機。
    樹起秋風細,西林磬入微。

    42 《宿宣義池亭》 唐·劉得仁

    暮色繞柯亭,南山幽竹青。
    夜深斜舫月,風定一池星。
    島嶼無人跡,菰蒲有鶴翎。
    此中足吟眺,何用泛滄溟。

    43 《規公業在凈名得甚深義仆近獲顧長康月宮真影…以屈瞻禮》 唐·李群玉

    五濁之世塵冥冥,達觀棲心于此經。
    但用須彌藏芥子,安知牛跡笑東溟。
    生公吐辯真無敵,顧氏傳神實有靈。
    今日凈開方丈室,一飛白足到茅亭。

    44 《夜泊義興戲呈邑宰》 唐·羅隱

    溪畔維舟問戴星,此中三害有圖經。
    長橋可避南山遠,卻恐難防是最靈。

    45 《崇義里言懷》 唐·曹松

    馬蹄京洛岐,復此少閑時。
    老積滄洲夢,秋乖白閣期。
    平生五字句,一夕滿頭絲。
    把向侯門去,侯門未可知。

    46 《經仙人渚即沈山下古人沈義白日升仙處》 唐·皎然

    日月人間短,何時此得仙。
    古山春已盡,遺渚事空傳。
    不見騰云駕,徒臨洗藥泉。
    如今成逝水,翻使恨流年。

    47 《好事近(黃義卿畫帶霜竹)》 宋·高登

    瀟灑帶霜枝,獨向歲寒時節。
    觸目千林憔悴,更幽姿清絕。
    多才應賦得天真,落筆驚風葉。
    從此綠窗深處,有一梢秋月。

    48 《沁園春(同林義倩游惠覺寺,衲子差可與語,因作葛藤語示之)》 宋·陳人杰

    萬法皆空,空即是空,佛安在哉。
    有云名妙凈,可遮熱惱,海名圓覺,堪洗塵埃。
    翠竹真如,黃花般若,心上種來心上開。
    教參熟,是菩提無樹,明鏡非臺。

    49 《數花風(別義興諸友)》 宋·張炎

    好游人老,秋鬢蘆花共色。
    征衣猶戀去年客。
    古道依然黃葉。
    誰家蕭瑟。
    自笑我、如何是得。
    酒樓仍在,流落天涯醉白。
    孤城寒樹美人隔。
    煙水此程應遠,須尋梅驛。
    又漸數、花風第一。

    50 《瑤臺聚八仙(菊日寓義興,與王覺軒會飲,酒中書送白廷玉)》 宋·張炎

    楚竹閑挑。
    千日酒、樂意稍稍漁樵。
    那回輕散,飛夢便覺迢遙。
    似隔芙蓉無路到,如何共此可憐宵。

    51 《送薛存義序》 唐·柳宗元

    河東薛存義將行,柳子載肉于俎,崇酒於觴,追而送之江滸,飲食之。
    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傭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送別序文

    52 《魯仲連義不帝秦》 先秦·佚名

    秦圍趙之邯鄲。
    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
    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閔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閔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
    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古文觀止寫人歷史故事

    53 《義田記》 宋·錢公輔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
    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
    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皆有贍。
    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共出納焉。

    古文觀止敘事贊美寫人

    54 《就義詩》 近代·吉鴻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55 《水心即事六乎兼謝吳民表宣義》 宋·葉適

    拒霜旋插花疎疎,甘菊新移日曬枯。
    花草只今如此在,幾時寫作會昌圖。

    56 《題義門胡氏華書院》 唐·許堅

    盡說靈蹤妨畫圖,幽奇高尚義群居。
    山林總是神仙隱,禮樂爰修周孔書。
    解駕十年惟壯士,擔簦千里結名廬。
    功成霄以非常事,對此那堪不我欺。

    57 《奪錦標 送李景山西使 此首見劉輯滕賓涵》 元·滕賓

    老氣盤空,才名照世,萬里秋風行色。
    人物中朝第一,司馬題橋,班生投筆。
    記承流宣化,早威聲,先馳殊域。
    看吟鞭、笑指關河,歷歷當年曾識。

    58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宋·劉黻

    默觀羲圣書,先天著復坤。
    畫畫妙理具,森立河圖文。
    宇宙斡生意,日月棕辭奔。
    乘承著不息,反窮性存存。
    透彼名利關,沿此道義門。
    用功不精密,頻復何由敦。

    59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宋·劉黻

    扶輿播清淑,何代不毓才。
    森森萬壑松,盍厚拱把培。
    蒙養正性存,臨教大義開。
    嗟哉古道息,習氣少已乖。
    區區黃冊子,所事惟奪魁。
    戶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

    60 《醉義歌》 金朝·寺公大師

    曉來雨霽日蒼涼,枕幃搖曳西風香。
    困眠未足正展轉,兒童來報今重陽。
    吟兒蒼蒼渾塞色,客懷袞袞皆吾鄉。
    斂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載空悲傷。

    * 關于此義的詩詞 描寫此義的詩詞 帶有此義的詩詞 包含此義的古詩詞(12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