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義的詩詞(1297首)
221
《郡齋讀經》 唐·羊士諤
壯齡非濟物,柔翰誤為儒。
及此齋心暇,翛然與道俱。
散材誠獨善,正覺豈無徒。
半偈蓮生水,幽香桂滿爐。
224
《石鼓歌》 唐·韓愈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唐詩三百首題詠
225
《贈張籍》 唐·韓愈
吾老著讀書,馀事不掛眼。
有兒雖甚憐,教示不免簡。
君來好呼出,踉蹌越門限。
懼其無所知,見則先愧赧。
226
《贈張籍》 唐·韓愈
吾老著讀書,馀事不掛眼。
有兒雖甚憐,教示不免簡。
君來好呼出,踉蹌越門限。
懼其無所知,見則先愧赧。
227
《瀧吏》 唐·韓愈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樂瀧。
險惡不可狀,船石相舂撞。
往問瀧頭吏,潮州尚幾里。
行當何時到,土風復何似。
230
《賦得竹箭有筠》 唐·李程
常愛凌寒竹,堅貞可喻人。
能將先進禮,義與后凋鄰。
冉冉猶全節,青青尚有筠。
陶鈞二儀內,柯葉四時春。
待鳳花仍吐,停霜色更新。
方持不易操,對此欲觀身。
231
《傷時》 唐·孟郊
常聞貧賤士之常,嗟爾富者莫相笑。
男兒得路即榮名,邂逅失途成不調。
古人結交而重義,今人結交而重利。
233
《寒溪》 唐·孟郊
霜洗水色盡,寒溪見纖鱗。
幸臨虛空鏡,照此殘悴身。
潛滑不自隱,露底瑩更新。
豁如君子懷,曾是危陷人。
234
《立德新居》 唐·孟郊
立德何亭亭,西南聳高隅。
陽崖泄春意,井圃留冬蕪。
勝引即紆道,幽行豈通衢。
碧峰遠相揖,清思誰言孤。
235
《上張徐州》 唐·孟郊
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
為木不在山,安得橫日柯。
再來君子傍,始覺精義多。
大德唯一施,眾情自偏頗。
牡丹
236
《董公詩》 唐·張籍
誰主東諸侯,元臣隴西公。
旌節居汴水,四方皆承風。
在朝四十年,天下誦其功。
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237
《祭退之》 唐·張籍
嗚呼吏部公,其道誠巍昂。
生為大賢姿,天使光我唐。
德義動鬼神,鑒用不可詳。
獨得雄直氣,發為古文章。
238
《走筆追王內丘》 唐·盧仝
自識夫子面,便獲夫子心。
夫子一啟顏,義重千黃金。
平原孟嘗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
忽然夫子不語,
239
《寄贈含曦上人》 唐·盧仝
楞伽大師兄,夸曦識道理。
破鎖推玄關,高辯果難揣。
論語老莊易,搜索通神鬼。
起信中百門,敲骨得佛髓。
* 關于此義的詩詞 描寫此義的詩詞 帶有此義的詩詞 包含此義的古詩詞(12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