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叢的詩詞(795首)
661
《應潭》 宋·周弼
村崦遞相遮,分居兩岸沙。
地征兼橘柚,土物半桑麻。
水白來如虹,山黃去若蛇。
往年曾泊此,叢竹數人家。
663
《善權奇觀》 宋·李曾伯
粵從融結此山川,便作人間小洞天。
香火叢林千古盛,神仙窟宅自今傳。
品分三洞中猶宇,脈貫兩巖下出泉。
我自有緣聊乞取,萬松陰里一牛眠。
665
《別蒙侄》 宋·方岳
嗚呼吾與汝,生世何不辰。
每思十年事,雪涕時沾巾。
方予第奉常,堂有未老親。
當時爾父母,綠鬢猶青春。
669
《過瓜洲》 宋·衛宗武
偉哉千里萬里流,袞袞其來自巴蜀。
奔騰澎湃入尾閭,勢雄何啻吞百谷。
金焦對峙兩鰲浮,千頃玻瓈浸其足。
光生金碧殿閣涌,氣蒸紫翠林叢沃。
670
《賞桂》 宋·衛宗武
駕言適東野,聊以慰離索。
攝齊甫升堂,開尊隨命酌。
芳鮮羅果羞,珍重如宿約。
主客成五人,爽氣涵秋岳。
671
《挽張正甫二首》 宋·陳著
河汾坐下舊諸生,拔穎叢中學早成。
公相品題文藝價,鄉人辟易義風情。
本來云雨蛟龍志,老去山林猿鶴盟。
桂子不須墳上落,此君原自不爭名。
673
《二月十五日酴醾洞醉中》 宋·陳著
木香架下春未饒,累累叢蕤方弄嬌。
含香不吐有時發,只須十日晴光牢。
滿腔醞藉固有在,花心雅欲投金焦。
逐時消遣老者事,頗與酒興無花妖。
674
《念昔游四首》 宋·胡仲弓
昔游半山寺,木落山欲童。
秋高嵐氣旺,曉日出曈曨。
杖藜破莽蒼,舉步生清風。
登堂發一笑,絕倒臨川公。
676
《老學樓》 宋·馬廷鸞
元龍高臥仲宣憂,我獨叢書置此樓。
把卷欣將圣賢對,恁欄遮斷古今愁。
山前翠樹森云表,林罅青身匝垅頭。
收拾吟篇供老眼,陳登王粲總悠悠。
677
《游金山寺呈茂老》 宋·蒲壽宬
長江氣勢何雄雄,波心幻出青蓮宮。
江流萬古浮不去,疑有根蒂誰能窮。
遡流遠見一培塿,傳聞壯觀疑談空。
風帆漸迫驚詭異,金碧還繞深蒙茸。
678
《送林城山歸上饒》 宋·蒲壽宬
平生喜誦城山句,一誦千回起狂慕。
夢魂夜夜峨眉巔,峨眉只在家西住。
照人樓蜃噓青紅,落筆天昆走云霧。
冥搜古髓生潤芳,坐演正聲入韶濩。
680
《虎溪三笑圖》 宋·黎廷瑞
陰壁摻苦竹,秋池淡芙蓉。
二老廬山間,風味夙昔同。
亦有栗里人,心事黃花叢。
囊中無一錢,眼底四海空。
* 關于此叢的詩詞 描寫此叢的詩詞 帶有此叢的詩詞 包含此叢的古詩詞(7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