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正志的詩詞(646首)

    521 《代書寄內弟耐翁總干》 宋·樓鑰

    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墻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522 《適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體相答》 宋·樓鑰

    適齋一片心,它人難與比。
    少時發此念,樂施到莫齒。
    婚姻成者眾,葬埋不知幾。
    義氣追古人,仁風動桑梓。

    523 《送趙子直貳卿帥三山》 宋·樓鑰

    一蹴登從班,人胡謂公遲。
    建牙帥七閩,人胡為公疑,公今第一流,志操古與期。
    兩州有遺愛,江西憺霜威。

    524 《送鄭惠叔尚書守建寧》 宋·樓鑰

    十五年前送別詩,道山持節向江西。
    今年又見送公別,大天擁麾鎮閩越。
    向來惜別固已深,今日摻祛尤動心。
    尚書自是第一人,氣義相許披胸襟。

    525 《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 宋·樓鑰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門吼瀑泉。
    游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526 《送王仲矜倅興元》 宋·樓鑰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蜀道易,易於履平地。
    蜀山天險固自若,視難為易在人爾。
    王尊真有四方志,叱馭徑行了無累。

    527 《題舅氏耕隱圖》 宋·廖行之

    平生澤物心,不計飽一吻。
    中年厭道路,回首荒二頃。
    有口不自餬,誰其識莘尹。
    天子閔斯勞,祠官養閑冷。

    528 《和苦熱喜雨》 宋·廖行之

    吾聞和陰陽,古人喻調鼎。
    四時有節適,萬類自紓窘。
    神哉洪鈞播,妙自元氣涬。
    寒暑遞推遷,日月互光炯。

    529 《送鄧彥霄》 宋·廖行之

    四海一畎畝,萬事均農桑。
    汙萊儻輟功,馌餉安取償。
    斯言愧田叟,為吏輕官常。
    悠悠但愒日,往往俱亡羊。

    530 《和游子嘆》 宋·廖行之

    前年春種方萌蘗,我喜群來屐幾折。
    今年湖田農正忙,君從伯氏聽漁榔。
    平生四海饒足力,到處哦詩不虛日。
    高懷一笑無心壇,暮秣燕冀朝吳餐。
    從渠小知但莽蒼,羈馽維絡游龍顙。
    男兒遇合自有秋,此志寧為溫飽休。

    531 《得長兄書》 宋·廖行之

    雨余清夢話躊躇,投曉敲門一紙書。
    尺組卻能羈壯士,寸心渾欲駕飛車。
    清衫小吏誰知子,白發慈親正念渠。
    只道為官志三釜,而今那似守閻閭。

    532 《譚仁季以二詩見貽走筆次韻》 宋·曹彥約

    詩才清不羨滄浪,曾向歐曾接瓣香。
    萬里相逢書遜志,百年幾見易含章。
    君溫有腳開春盎,我暗無心得夜光。
    可奈文場催戰急,陳云飛動正堂堂。

    533 《答傳憲》 宋·曹彥約

    妙語差肩落燕泥,亨涂驤首化龍堤。
    敢酬閣老慚非杜,適見夷吾不為齊。
    趣覲可無三節召,送行那有一錢赍。
    功名自是平生志,旃罽為庭正可犁。

    534 《三友》 宋·鄭清之

    松號大夫交可絕,梅為清客志相同。
    英英鳳實卑余子,楚楚龍孫過乃翁。
    晚際一弓櫜素月,署中千斛糶清風。
    小軒正欲供晨坐,付與遮攔曉日東。

    535 《即席和丁首帥送行詩韻》 宋·魏了翁

    眼明織翠剪新詩,勉我當今尚可為。
    知覺斯民知覺我,溺饑天下溺饑誰。
    志亨不管身窮達,誼正寧論效疾遲。
    倒盡玉瓶談未了,沙頭忍淚與君辭。

    536 《即席自和》 宋·魏了翁

    薌林逗月剪玻瓈,要索人閒飲與詩。
    不飲清風嗤我俗,無詩明月怨人志。
    少陵正念西營日,越石方驅北狄時。
    滿目憂端無處說,且將醉口謾期期。

    537 《四川茶馬牛寶章修揚子墨池以書索題詠》 宋·魏了翁

    子云一去千余載,惟有成都墨池在,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誰知。
    雖逃劉歆醬瓿阸,鼠壤蛛窠蠹魚宅。
    豈無學者工探求,不譏僭圣幾殘余贅肬。

    538 《贈蘇召叟》 宋·周文璞

    句容縣古寺,壁有道玄筆。
    晃晃纓絡軀,渺渺煙霧質。
    一堵最光怪,朱泥久堙郁。
    泥去墨亦盡,慘淡意都失。

    539 《送安少愚下第東歸》 宋·程公許

    去年游凌云,傳觀一篇書。
    問客誰所作,作者安少愚。
    少愚賓城人,萬里走東吳。
    憫俗日搶攘,正途欲芒蕪。

    540 《壽悅齋李先生》 宋·程公許

    君不見溫公崇福十五年,上下千載書法巖。
    又不見蜀公靜退不待耄,鐘律制成天一笑。
    樂則行之憂則遠,出處無非圣之時。
    一朝都人擁馬首,留相天子不得辭。

    * 關于正志的詩詞 描寫正志的詩詞 帶有正志的詩詞 包含正志的古詩詞(6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