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歇家的詩詞(299首)
181
《晚春即事》 宋·柴隨亨
又風東風吹路塵,傷心紅紫易因循。
杜鵑啼歇三更雨,燕子銜歸一半春。
近水夕陽憑遠樹,東家飛絮落西隣。
小舟撐出前村去,忽聽人聲不見人。
182
《追和叔祖自術韻》 宋·胡震雷
伯祖剛簡公榕陰圖,先君肯堂翁常欲鑱石,因循至今。
一日震雷從家弟震載觀,則名公巨筆聯編盈軸,益知我公大節起敬慕於易世之未歇者如此。
183
《挽趙秋曉》 宋·黎獻
父子龍門客,衣冠濮邸孫。
海桑塵劫換,文獻故家存。
白璧今橫道,青衫此蓋棺。
風流頓消歇,些罷涕汍瀾。
184
《陟駝巘》 宋·盧方春
雨涼陟駝巘,轉歷九十折。
短竹亦自陰,小家亦自潔。
尋草補斷蹊,行人以旱說。
農哭眼睛落,天懶霹靂歇。
185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187
《偈五首》 宋·釋志璇
不休去,不歇去,業識忙忙去,七顛八倒去,十字街頭鬧浩浩地聲色里坐臥去,三家村里盈衢寒路荊棘里游戲去,刀山劍樹劈腹剜心鑊湯爐炭皮穿骨爛去。
189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190
《題黃存之春莊雨急圖》 宋·趙汝績
山濃樹密春欲浮,農夫有事營西疇。
鵓鴣聲歇風雨急,田塍滑澾如翻油。
牢披蓑衣緊擊笠,渾身水流兩股栗。
揀時浸種開稻包,心急鞭牛牛步刀。
191
《自黃山還途中作》 宋·鄭起
屈指還京十日程,每逢歇處問村名。
春沙脈脈溪初漲,夜雨垂垂曉又晴。
山下有人傳虎出,店中炊飯見牛鳴。
天涯行客無寧日,不及田家業在耕。
192
《歙溪道中》 宋·周耕云
行行欲少歇,爭奈客途長。
村酒略無味,野花空自香。
幾家茅屋小,數畝麥田荒。
何處堪投宿,林梢已夕陽。
193
《題玉山草堂》 元·陳基
隱居家住玉山阿,新制茅堂接薜蘿。
悲翠飛來春雨歇,麝香眠處落花多。
《竹枝》已聽巴人調,桂樹仍聞楚客歌。
明日扁舟入青浦,不堪離思隔滄波。
194
《送杭州經歷李全初代歸》 元·潘純
東家老人語且悲,衰年卻憶垂髫時。
王師百萬若過客,青蓋夜出人不知。
巷南巷北癡兒女,把臂牽衣學番語。
高樓急管酒旗風,小院新聲杏花雨。
195
《北榭》 明·管訥
舊家行樂小亭臺,珠箔青山罨畫開。
花月當時人已散,柳風今日燕還來。
舞鈿猶委宮墻草,步障曾過輦路苔。
一代繁華易銷歇,白榆霜冷雁聲哀。
196
《秋江月》 明·韓上桂
秋江月月在,秋江如可掇。
秦時曾照玉龍堆,漢世常穿金鳳闕。
鳳闕清輝映畫樓,風生洲渚錦帆秋。
白云一去迷前浦,江水東回逐月流。
197
《晚次流沙河》 明·林敏
湖口寒山蒼,芳草猶未歇。
扁舟諧遠尋,曠然向云闕。
北風蘆葦鳴,白日波上沒。
其時鴻雁來,擁棹蛟龍窟。
198
《王氏招飲席中有感》 明·劉養晦
憶昔至正全盛時,朱門豪家多亭池。
池邊女兒縱游賞,新妝照水明玻璃。
春風淡挹芙蓉渠,黃鶯嬌轉垂楊枝。
整日歡聲無暫歇,攜手花間撲蝴蝶。
199
《賦內閣芍藥》 明·陸粲
金門柳色縈深綠,上苑春余雜花撲。
夭桃已歇秾李衰,紅藥翻階正芬郁。
此花初種自宣皇,百曲雕闌七寶妝。
融風窈窕昭陽殿,暖日輕盈白玉堂。
* 關于歇家的詩詞 描寫歇家的詩詞 帶有歇家的詩詞 包含歇家的古詩詞(2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