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欲安之的詩詞(1029首)

    281 《寄朱約之》 宋·李復

    子墨文章不自珍,連編大軸棄如塵。
    久收幽履安巖谷,但見高名出縉紳。
    欲寄遠書尋素舸,今逢佳士得朱輪。
    放談可講平生學,新傳行觀盡獲麟。

    282 《和游丹霞有懷歸之意》 宋·李覯

    暫時來訪道家流,肯伴煙蘿滯一丘。
    為憶長安瞻日下,欲尋蓬島向鱉頭。
    陶潛醉后雖眠石,王粲憂多更上樓。
    宣室歲馀虛席在,青山何路更重游。

    283 《送無作上人之四明》 宋·釋行海

    天地蕭蕭萬木乾,獨搖金錫下長安。
    從來作客今如此。
    始欲留君亦自難。
    帆帶北風潮信急,雪迷南國雁聲寒。
    分明一片相思意,湖上青山誰共看。

    284 《憶舊寄金陵憑壽之》 宋·宋無

    憶昔江東日,離居吒孟婁。
    儒家見君好,談度偶情親。
    南斗文昌近,西山爽氣新。
    驪珠驚俗眼,瓊樹倚芳晨。

    285 《大雪追和退之辛卯年雪韻》 宋·喻良能

    太昊亦已至,玄冥猶未歸。
    茫茫天壤間,浪闊銀山圍。
    玉龍橫梅度,皓鶴漫空飛。
    白帝有所適,飄飄揚旌旗。

    286 《望所居西山瀑布》 宋·喻良能

    山居尠歡悰,理策事遨嬉。
    嵚岑屬初霽,眺覽得所宜。
    懸崖有飛瀑,注壑從涼飔。
    蒙蒙噴霧雨,冉冉含煙羲。

    287 《和王德和知縣謁蕭千巖韻二首》 宋·袁說友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顏色。
    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
    安和一榻上,精神余筆力。
    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288 《題建寧府丹青閣》 宋·曾豐

    杰觀安之險處佳,兩崖幾欲薄檐牙。
    猶余隙地盛泉滴,不礙長天放物華。
    縹蝕以緗霜后葉,朱渝其碧水中霞。
    有聲畫里難為色,色即謂空又一家。

    289 《魯直上東坡古風坡和之因次其韻》 宋·張九成

    浮筠云海上,時作鐘磬聲。
    政似月中桂,不比首陽苓。
    蓬萊日月長,頃刻已千齡。
    群仙集其下,談笑得長生。
    回首看塵世,秋瓜易落蔕。
    青鸞何時來,欲作飛升計。
    眾真問平安,此詩煩送似。

    290 《雜說四·馬說》 唐·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祇辱 一作:只辱)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寫馬寓人哲理

    291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292 《鴻門宴》 兩漢·司馬遷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293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294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唐詩三百首寫人愛情諷喻敘事長詩

    295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樂府寫人憤懣

    296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297 《游褒禪山記》 宋·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紀游寫景感悟

    298 《觸龍說趙太后》 先秦·劉向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趙氏求救于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強諫。
    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歷史故事

    299 《種樹郭橐駝傳》 唐·柳宗元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
    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
    駝聞之,曰:“甚善。
    名我固當。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敘事寫人傳記

    300 《超然臺記》 宋·蘇軾

    凡物皆有可觀。
    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
    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夫所為求褔而辭禍者,以褔可喜而禍可悲也。

    古文觀止寫景抒懷

    * 關于欲安之的詩詞 描寫欲安之的詩詞 帶有欲安之的詩詞 包含欲安之的古詩詞(10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