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煙斜日媚郊原,中有人家似輞川。地側忽驚車馬過,三三兩兩竹籬邊。
我行過苕水,公疾臥漳濱。底處書傳雁,如聞藥有神。作詩應更老,比舊想增貧。坐與江山隔,何緣杖履頻。
諸子皆文士,仍傳驥絕群。連床思聽雨,拄笏漫看云。病有交游念,書無歲月勤。扁舟問歸路,應見老參軍。
涉秋得雨便生涼,起我蕭然病在床。徑自典衣謀一醉,要令清夢略還鄉。
籬日疏煗薄寒,簾溝無語曉庭乾。不須更恨中秋月,且得黃花子細看。
湖山嫵媚綠陰稠,誰向蕓蕓得趣幽。半破榴花方恨晚,新來燕子未知秋。去為吏隱雖吾愿,歸得家山政自愁。賴有雨聲寬百感,忽如孤鳳見群啁。
檐葡凈如洗,蒼筤清且深。依巖自幽潤,況無日影侵。亭午一升階,忽若投凌陰。涼氣颯以入,肅肅生衣襟。
臘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傳侑僧粥。栗桃棗柿雜甘香,菱椇芝栭俱不錄。金仟吒言成道時,不認饕饞借稱目。誰謂毗耶清凈身,何有塵埃更須浴。
萬里攜來自蜀州,老僧珍重許誰求。相逢舉贈寧無意,要我云山處處游。
伯牙家有焦尾琴,朱弦長掛窗壁陰。出大都邑初何心,直為鐘期舊知音。玉軫調罷不自禁,聲諧匏土革木金。試彈一曲萬籟瘖,動蕩南風鼓精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