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檄書的詩詞(285首)

    121 《沁園春》 宋·陳人杰

    何如爾。
    杜子美平生困躓不偶,而嘆老羞卑之言少,愛君憂國之意多,可謂知所愁矣。
    若于著衣吃飯,一一未能忘情,此為不知命者。
    故用韻以反騷

    122 《八聲甘州》 宋·何夢桂

    至旦再期矣。
    夾谷按察簽事行部,識拔于稠眾人中,使下六邑,按問臟狀,閱實以聞,自此聲譽獵獵如日起。
    壬午秋,省臺檄交至,君奉命以往,閱歲而后歸,歸則諸公已列剡交薦矣。
    C42F麾載道,凡六七年間,蒙被休澤,而歌頌勛德于祖帳之下,駢肩累跡,不特如老書生一人而已。

    宋詞三百首無奈思念

    123 《玉帶生歌并序》 清·朱彝尊

    玉帶生,文信國所遺硯也。
    予見之吳下,既摹其銘而裝池之,且為之歌曰:玉帶生,吾語汝:汝產自端州,汝來自橫浦。
    幸免事降表,僉名謝道清,亦不識大都承旨趙孟俯。
    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

    詠物寫花品格

    124 《詠史八首·其一》 魏晉·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
    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
    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

    讀書壯志憤懣

    125 《道逢散遣之卒云講和退師無所用之矣輒以二》 宋·宗澤

    翁擁麾幢我為兒,剩聞竊睹皆兵機。
    其中襲擊不容瞬,飆行電制猶逶迤。
    戎人長驅越大河,天下震驚觀闕危。
    肉食之謀殊未臧,我憤切骨其誰知。

    126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127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128 《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 明·宋濂

    憶昔試藝時,年丁二十九。
    不諳精與粗,運筆若揮帚。
    欲盡王霸言,自寅直窺酉。
    于時有操君,許子乃其友。

    129 《筆》 唐·徐寅

    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雖細握非輕。
    軍書羽檄教誰錄,帝命王言待我成。
    勢健豈饒肥水陣,鋒聒還學歷山耕。
    毛乾時有何人潤,盡把焚燒恨始平。

    130 《贈黃君俞》 宋·方惟深

    紫書夕降御床邊,門下褒衣繞數千。
    捧檄喜隨親色動,授經榮勝主恩偏。
    相如好賦真童子,賈誼多才患少年。
    道在不須憂絳灌,一時卿相尺知賢。

    131 《沁園春·我自無憂》 宋·陳人杰

    我自無憂,何用攢眉,今憂古憂。
    嘆風寒楚蜀,百年受病,江分南北,千載歸尤。
    洛下銅駝,昭陵石馬,物不自愁人替愁。
    興亡事,向西風把劍,清淚雙流。

    132 《崔生行》 明·何景明

    崔生自反金陵謫,騎馬復走長安陌。
    時危頗負經濟才,海內但識文章客。
    自從盜賊近神京,四海不見煙沙清。
    黃河流血日慘怛,中原戰骨霜縱橫。

    133 《挽文文山》 宋·鄧剡

    憶公淚懸河,九地無處瀉。
    想公騎赤龍,請命蒼梧野。
    世人醉生死,翻笑獨醒者。
    焉知千載英,精爽皎不夜。

    134 《奉寄趙伯器參政尹時中員外五十韻》 元·王逢

    詔立淮南省,符張閫外兵。
    風雷朝煥發,牛斗夜精明。
    參政材超偉,元僚器老成。
    武林多樹政,禁御舊蜚英。

    135 《南天動亂,適將去國,憶天問軍中》 近代·李大釗

    班生此去意何云?破碎神州日已曛。

    去國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說岳家軍。

    風塵河北音書斷,戎馬江南羽檄紛。

    無限傷心劫后話,連天烽火獨思君。

    136 《番陽道中》 宋·艾可翁

    督府春移檄,江城晝撤花。
    好書如隔世,久客似無家。
    畏路多言虎,荒村半是鴉。
    道逢西北客,揮淚問京華。

    137 《庚戌秋紀事三首》 明·吳國倫

    天威赫赫震離宮,極目郊關萬室空。
    整旅未申司馬法,捷書頻請貳師功。
    玉門關險無傳檄,武庫兵陳已掛弓。
    自是漢家饒王氣,諸陵依舊朔云中。

    138 《寰海后十首》 清·魏源

    曾聞兵革話承平,幾見承平話戰爭?
    鶴盡羽書風盡檄,兒談海國婢談兵。
    夢中疏草蒼生淚,詩里鶯花稗史情。
    官匪拾遺休學社,徒驚絳灌漢公卿。

    139 《有感》 宋·杜范

    捧檄來茲邑,勞勞兩載余。
    親庭千里隔,家信十分疎。
    有婦聞多病,諸兒盡廢書。
    低檐秋雨滴,點點正愁予。

    140 《奉別唐寺丞丈一首》 宋·度正

    正家巴山陽,占田才百畝。
    春秋自耕稼,亦足糊其口。
    中年或水旱,采蕨充飯糗。
    四壁固屢空,滿屋貯蝌蚪。

    * 關于檄書的詩詞 描寫檄書的詩詞 帶有檄書的詩詞 包含檄書的古詩詞(285首)
    chengrenyouxi